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唐婉菁
[导读] 思辨能力通俗点来说,就是思考能力和辨析能力。

        唐婉菁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邮亭圩镇杨家巷完小,湖南 永州 425000

        【摘要】思辨能力通俗点来说,就是思考能力和辨析能力。不论是在人的学习当中还是生活当中,每个人都需要具有思辨能力。思考能力是指人对于某一事物在大脑里的思维活动,而辨析能力是指人对于事件或者性质的分析辨别能力。总的来说,思辨能力就是每个人对于社会事物发展过程以及缘由等等的思考辨析能力,它需要人极其灵敏的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教学内容除了课本上的古诗词课文等,它还包括教学生为人处事以及思考和辨析事物的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初级阶段,是开展学生思维的最佳时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策略

        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思辨能力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也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得到体现。通过语文思辨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将会大大提升。由此,学生也将逐步增强独立思考能力与自主分析能力,从而也促进学生能够全面思考问题、快速整合资料、整理信息。思辨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能够运用有限的信息迅速理解语文的内容与情感,从而达到了深入品悟语文知识的目的。
一、思辨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思辨是让学生不仅要学会思考问题,还要学会辨别其正确性。培养小学生的思辨能力,其实相当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及创造性的推理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背诵课文
内容并不是主要目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小学生明白课文及理解课文中的道理,让学生学会课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写作技巧。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营造温馨愉悦的课堂氛围;
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思辨能力,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及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阅读积累奠定思辨基础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主要就是告诉大家,书中的知识是渊博的,书中具有丰富的营养供人汲取。自古以来文人们知识都是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获得的。同时,
要想具有卓越的思辨能力,就必须先储备好足够的知识,即阅读尽可能多的书籍刊物。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不能只是讲述课上知识,在课本知识之外,也要给学生拓展课外知识。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储存更多知识,这样才能在书中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学到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
        例如:在学习《升国旗》一课时,是关于我国国旗的一个诗歌,本篇内容主要是让小学
生了解我国升国旗时的一些主要礼仪,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尊重国旗,尊重升国旗这个仪式。在讲完本课之后,语文老师可以给学生推荐读一些课外读物比如《小小的天空,小小的梦》,仔细阅读下来就会发现,其实这是一本关于一个叫小小的孩子梦想的书。里面有一个个关于梦想的小故事,可以让小学生从中学到一些对于以后发展有帮助的小故事,维护小学生的好奇心、探索心,锻炼小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课堂巧问引领学生思考方向
        思辨建立在思考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有了问题,才会进行思考进行辨析。小学生对世界的了解不够,自然所要问的问题不够多。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小学生,发现生活当中的一些未知的事物,提出适当层次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去探索。但是老师在提问过程当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提问相应的问题,不能太难,这样对于学生一步一步培养思辨能力是没有帮助的。所以这就告诉老师,要根据学生对层次去主动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提高小学生的思辨能力。
        例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时,讲的是村民在毛主席的带领下,使原来没有水井的村子建出了一口水井,最后村民还在水井旁立了一块石碑纪念毛主席。老师在讲完这节课之后,可以给学生提问题,为什么毛主席受村民爱戴,他做了哪些好事,毛主席具有怎么样的品德?老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问问题,让学生去了解毛主席良好的品质,从而帮助学生思考辨别具有良好品性的人以及这些人做的好事情。
(三)自主质疑挖掘学生思深度
        上文提到思考是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有了问题才会进行思考,才会从思考结果当中去辨别适合与不适合。在小学语文老师讲课的过程当中,不能只是老师主动提出问题。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会造成学生很被动,老师应该在上课的时候鼓励学生主动发出疑问,主动提出问题,这样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心情。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老师主动提出问题要好很多,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例如:在讲“我多想去看看”这节课时,老师可以在课前,鼓励学生去提出问题,包括我们离北京和新疆有多远等等这些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然后老师进行解答,进而一步一步拓展知识,给小学生补充之前没有听说过的一些趣事,让学生在探索中思考去辨
析事物,培养学生自身的思辨能力。
(四)突破原知,感受文本魅力
        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经过层层筛选,语文篇章都十分优秀。文本涉及古今中外的作家,有白话文与文言文,但课本所选内容都是优秀的,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强,教师可以多讲一些寓言故事,让学生能够展开想象力,通过分角色朗读来理解课本中的经典人物形象。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引下,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素养,更要培养学生具有语文思维能力、人生价值的思考能力,进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现实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也随之进一步提升。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与接收知识的水平,能够客观、有技巧地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更好地增强他们的认知水平,促进他们掌握全面的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
[1]樊金梅.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7(2).
[2]柳向阳. 关注言语表达,点亮思辨课堂——小学语文思辨阅读策略例谈[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2).
[3]邓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J]. 东西南北教育,2019(5) :242.
[4]汪菊. 略读、思辨——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思辨能力[J]. 教育教学论坛,2014(40):84-85.
[5]沈志伟. 提高思辨能力 培养中小学生认知行为能力[J]. 名师在线,2018(25):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