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杨孝雷
[导读]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与发展中,初中阶段是学生极其关键的时期

        杨孝雷
        新沂市草桥中学,江苏  新沂    221400
        摘 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与发展中,初中阶段是学生极其关键的时期,是学生个性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转变阅读方式,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注重阅读情感的体验和提高。本文旨在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未来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中心。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主导地位,充分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要更改以往课堂教学方法,掌握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学习数量,培养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语言表达、思考能力、审美理解等领域的综合素养。教师要关注新课程改革的诉求,在教学实践中继续创新语言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语言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以培养阅读能力为基础的核心素养阅读,对阅读教学有新的意义。另一方面,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多种多样的书籍来学习多样的知识。阅读的时候学生们可以获得书之外的知识,扩大他们的文学储备,使视野开阔。学生可以通过科普读物增加专业知识,通过文学经典读物了解历史知识。另一方面,阅读是文化积累和审美影响。学生在阅读中有大量的书是我们文化的累积。通过阅读和理解,学生可以继承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读外文书籍可以融合我们的时代精神,吸收精华,清除糟粕,丰富学生的感情,提高他们的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探究文本的情感内涵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具有很强的教学价值和情感内涵。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写作技巧和编排思路,更要体验文本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挖掘文本的相互情感内涵,完成文本解读,拓宽教育文本的意义。
        学生在阅读台湾现代诗歌《乡愁》的学习时,能深切地感受到台湾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分析诗中所蕴含的乡愁,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有学生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有学生认为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两岸早日统一的愿望。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可以对文章的情感内涵有更深的理解,实现情感的升华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提升学生的表达
        新的课程改革继续深化后,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们个性化的行为”。我们要珍惜自己独特的感受、经历和理解,不能用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角度看,在读写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隔,使读写密切结合,能给学生的语言表达注入活力。
        例如,在《背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握:第一次看到父亲悲伤的泪水,看到情感的泪水,第二次和第四次离开父亲的眼泪。这样,就可以引导孩子们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们知道父母爱孩子,孩子们理解和关心父母家庭的温暖和幸福,是培养学生们关爱美德、回报父母的两个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三)营造学习氛围,鼓励自主学习
        从目前初中语文课程的现状来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大多数学生对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氛围是不满意的。通过观看视频,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相对简单,与学生互动不足。学生们不允许在教室里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他们对批评和否定都很熟悉,很少赞扬和赞扬。他们说话的语气平和,没有节奏,幽默感不强,脸上几乎没有友好的笑容。没有表现出来的欲望和冲动,没有参加课堂活动的意向。语文教学更要培养船船船船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通过体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观察课时笔者发现不同班也有不同的团队特点。有的班比较活泼,有的班比较安静。老师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在课堂上能表达自己强烈的愿望。安静的课程要求教师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多数学生不太喜欢语文课。
(四)鼓励创新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创新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动力,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时代中,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依旧非常紧缺,由此可见,创新对于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也不例外,初中阶段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必须考虑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阅读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形成自我阅读、分析和理解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比如在《背影》中,老师积极立足语文核心素养,从全局出发,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的阅读学习活动。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细节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从而设计出创造性的阅读教学。全文充满了人性和家族荣耀。责任、人性、情感是小散文的融合。创造性阅读活动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只有通过创新思维和阅读想象,学生才能使课文中的单词更充实、更高。因此,建立有效的阅读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阅读,抓住时机进行情感整合,不仅有助于提高阅读学习的有效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阅读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探究文本的情感内涵;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提升学生的表达;营造学习氛围,鼓励自主学习;鼓励创新阅读,提高阅读能力等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对广大同仁的实践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锦亮.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0(08):92-93.
[2] 于雅秋.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2):8-11.
[3] 谢鸿芝.核心素养下培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才智,2020(03):102.
[4] 王小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4):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