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甘应雄
[导读] 新课程改革给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甘应雄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贵州 铜仁 554300
        摘要:新课程改革给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数学方法,如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数学概括能力、模型构建和运用能力等。这就要求数学教学以探究活动为载体,进而全面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教学实践
        数学是高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复杂性,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在具体教学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中数学中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本文以高中数学课堂的探究性学习为研究切入点,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探究式学习概述
        探究式学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主要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互动学习,不断提升学生获取知识、促使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数学探究性学习模式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开放性,在探究性学习模式下,教师所设置的数学问题来源于书本而高于书本,并且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涉及领域广泛。第二是探究性,探究性学习正好弥补了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解决。第三是实践性,在探究性学习模式下,教师选择数学探究课题时,应结合理论与社会、科学与实践的联系,使探究课题不仅限于理论知识,而是将其与实践有机结合到一起,进而指导学生重视实践,并亲自参与到实践中。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策略
        (一)更新与转变教学观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是指导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的关键,对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模式的选择等具有直接的影响,进而对整个课堂教学产生严重的影响。鉴于传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首先要转变和更新传统教学观念。一方面,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将知识教学转变为能力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断丰富经验、增长知识,提升自身综合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必须跳出课本的局限,寻求各种素材资源,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运用情境,提升探究学习兴趣
        选择完探究课题后,为了更好地开展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教师必须充分结合探究课题,创设符合学生情感的探究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知识,引发情感共鸣。具体来说,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充分结合数学课题、学生实际情况,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探究乐趣,让学生不再感到数学是枯燥和单调的,而更像是在研究一件艺术品。例如,在“数学归纳法”的探究性教学中,为学生播放多米诺骨牌游戏,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观察游戏特点,并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归纳。


        (三)面向学生,设置探究课题
        高中数学的探究性学习中,科学、合理地设置探究性课题,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具体来说,设置数学探究学习课题时,应注意:1.与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能力相适应。教师设置探究学习课题时,一方面,必须保证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与课题有一定的关联性,确保所设置的课题是教学内容的延伸、拓展,促使学生在课题探究中对所学内容进行有效利用;另一方面,设置探究课题时,应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相当的课题进行研究,确保所设置的探究课题具有探究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探究性学习课题时,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最近发展区,不能设置得过高或过低,以确保所有学生均能参与到课题的探究学习中。2.所设置的探究课题要内容丰富,具有梯度,能够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收获知识,愉悦心情。同时,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也要具备一定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能力和水平的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3.培养合作意识。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保证选题能充分体现学生分工合作的优势,并能够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相互探讨和交流学习中积极解决问题,从而完成课题的研究性学习。
        (四)组织活动,参与探究学习
        开展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中,一方面,要充分借助师生互动,形成有效的探究氛围。具体来说,高中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机结合在一起,积极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创新,进而更好地投入探究学习中。另一方面,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优势,为学生的小组活动提供方向,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合作效率,让学生在生生、师生合作和互动的过程中,完成数学课题的探究性学习。例如,在“三角函数”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充分结合所设置的数学课题,成立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发表自己对三角函数的看法,并与组内成员、组外成员讨论、探究,让学生在合作、互动和讨论的过程中,发现数学规律,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等。
        (五)对高中数学探究学习课堂进行评估
        当学生完成探究性学习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查和总结。只有不断总结,才能发现探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并切实结合其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和完善自身知识,进而全面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数学知识,收获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较大的满足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教师必须充分结合高中数学课堂探究性学习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探究性学习研究,进而不断提升探究性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亚珍.分析高中数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的困惑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33.
        [2]王海露.高中数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的困惑与思考[J].才智,2019(28):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