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时强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第一中学,湖南 常德41510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如今已经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到了教育事业中去,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因此,这就要求各科任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以便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服务。本文就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化学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备课以及化学主题学习当中,还可以对实验教学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标改革的推动下,进一步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当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不管是在课程资源还是课程管理上,实现高中化学教学信息化都是现代基础教育当中的重要关键。
一、信息技术应用优势
(一)激发兴趣
高中化学整体知识体系难度高,综合性强,且覆盖面广,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高中学生基本上在初三的时候才接触到化学学科,所受的系统教育的时间较短。对于这些复杂且陌生的化学知识,更多的学生都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如果教师不能够让课堂充满生动有趣的内容,学生所体现出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往往不高,那么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就可以对这一局面进行改善。让抽象枯燥的化学知识得以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降低学生的认知与学习难度,从趣味性的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丰富内容
信息技术手段具有强大的虚拟资源库,能够让学生对学习资源随取随用,在固定的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所以作为高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这一特性,积极观察生活,查找相关资料来对化学教学实现完整补充,在课堂上对学生尽可能的展现出化学的丰富多彩的一面。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展,也能够让他们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并且化学教材常年来一直具有知识的延迟性特点也可以得到改善,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到最新的化学知识内容,而不是被书本困住,无法走在时代的前沿。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进入到高中学习后,不是每一位学生都有着扎实的知识基础,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许多学生都无法做到自主学习。他们总是陷入到屡败屡战起且屡战屡败的死循环当中,这不但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还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成绩也无法提升。而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在该前提上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便利性,让学生能够通过自查来实现查缺补漏,而不是总是依赖于教师的课前与课后辅导,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
(一)精心筛选相关教学资源
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各项教学资源时,不应对其直接照搬照抄、盲目使用,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与教学内容,精心选择适宜的、质量较高的精品教学资源。例如,在讲授《玻璃、陶瓷和水泥》一课时,笔者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按照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明确教学重难点,包括学生对玻璃、陶瓷和水泥材料形成初步认知,能熟练掌握各材料的性质、基本构成与制作方式等。随后笔者从专门的化学教育网站与教学资源库、化学领域学术平台上精心选择与本课教学重难点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例如,关于玻璃、陶瓷、水泥材料的基本构成、组分的图片以及各材料的制作短视频等,在对内容完整性、真实性等进行严格审核后集中整合,设计制作出相应的微课视频、微教案等,然后将相关资源统一打包整理后上传至班级群中。最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灵活利用班级群中的各项教学资源,对本课开展自主预习,并要求学生认真观看教学资源包中的微课视频后在线完成预习任务,并及时反馈至教师处,以便教师能全面了解学生的自主预习情况。而学生通过学习精心筛选整理的各种教学资源,能快速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高中化学学习效率。
(二)辅助运用信息技术教学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师课堂讲解教学。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完成高中化学教学。例如,笔者在对乙酸进行讲解时,考虑到学生直接接触乙酸有可能因操作不当而引发危险,因此在实际教学时,笔者首先运用专业的建模软件,快速、精准地建立起乙酸球棍模型,并借助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教育设备将这一过程清晰、立体、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其次,笔者通过运用计算机动画的形式,使学生认真观看其中的图文信息、
教学动画等,对乙酸分子结构及各项化学性质形成深入认知。而在制备乙酸的实验中,笔者则将 VR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为学生创设逼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所学知识,规范完成乙酸的制备,在避免出现实验危险事故的同时,使学生能亲自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参与化学实验活动,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三)立足学生实际精准教学
教师应充分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运用信息技术,以实现精准教学。例如,在讲授《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课时,有的教师重点在课堂教学环节应用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借助智慧课堂交互系统,对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并利用系统中的点名功能,随机抽选部分学生回答预习问题,以有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通过为学生布置自热火锅自加热原理的探究任务,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展开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可使用发送弹幕、建群等方式进行高效交互,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最后教师通过使用投屏技术,配合使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现代教育设备,将各组学生的探究成果逐一展示在大屏幕上,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评价。通过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实施精准教学,使整体教学成效得到全面优化。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通过探讨如果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去,能够帮助我们化学教师更好地完成新课表规定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有利于提升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也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高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以上提到的三种方式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刘自庆,王光彦. 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19(24):108-110.
[2]陈君正.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