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幼儿教育教学效果提升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张蓓
[导读]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幼儿的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张蓓
        山西省长治市滨河幼儿园,山西  长治  046000
        摘要: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幼儿的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学界也正在积极努力地探索关于幼儿发展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去弥补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提升幼儿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师胜任力;顺应天性;家园结合教育

        一、引言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于学前幼儿的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学界也正在积极努力地探索关于幼儿发展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其实很多思想家都提出了关于教育最本质的内容。像卢梭的儿童发现,还有蔡元培提出的发展个性,崇尚自然。这些都是在告诉我们教育应该从自然出发,要能够尊重和顺应幼儿的天性。能够用真情教育幼儿,能够科学地进行教学,真正地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基于此,便更应该把握幼儿天性开展学前幼儿教育教学效果提升策略探讨。
        
        二、学前幼儿教育教学效果提升策略探讨
        (一)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教师胜任力水平
        胜任力水平决定了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状态,影响其职业发展走向,让教师入职时就能够具备一个较高水平的胜任力状态,需要院校与幼儿园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共同发力。院校要破解如何能够让毕业生具备较好的职业胜任力这一难题,要通过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教学方法与评价过程的全面改进等,实现培养过程的高标准。因此,促进院校与幼儿园的联合培养,立足于对幼儿园教师胜任力的核心要求,院校与幼儿园共同构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使课程内容应更贴近幼儿园教育实践,共同建设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实习实训的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联合设计实践环节,确保学生实习实训的时间和质量。幼儿园要积极主动参与教师培养过程,主动参与课程教学、实践环节的教学,并能够将幼儿园的实践经验融入对学生的指导过程。教育实习是职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建议院校和幼儿园联合设计教育实习,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体验到各个年级的保教活动以及幼儿园各个岗位的工作,帮助学生在毕业前熟悉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对幼儿园教师这一岗位形成正确的认识,提升学生的胜任力水平。此外,建议院校开展就业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做好职业适应准备。院校与幼儿园合作,既为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又保障了幼儿园招聘的人才素质。
        (二)在教学中顺应幼儿天性促进幼儿成长
        教育绝对不是功利性的教育,也不能够让功利性取代自然性。所以目前值得幼儿教师深刻地思考的问题是到底有没有真正地尊重幼儿的天性,因为受到了一定的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将知识看得过重,忽视了对于幼儿未来的关注,使得教育变得更加具有功利性。

另外教师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扭转。在这样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导致幼儿和自然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幼儿接触自然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少。使得一部分儿童的好奇心和天真的特点逐渐地磨灭和退化。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自然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能够尊重幼儿的天性,比如在墙上面乱涂乱画其实就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们反对幼儿的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对幼儿的天性的扼杀。作为幼儿教师要能够从自然出发,从幼儿的天性出发,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对于幼儿来说,自然界中的事物对于他们来说和他们自己是一样的,都是有生命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对于幼儿他们能够和蚂蚁一起游戏,为蚂蚁加油,能够看到了天上的月亮和他们说悄悄话。比如一加一,对于大人而言,按照学习的一些逻辑和标准答案的影响,一加一的答案就是二,但是对于幼儿来说一加一并不等于二,他们有着自己丰富的想法和很多新奇的答案。而作为幼儿教师要能够顺应幼儿的天性进行教育,能够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提到过幼儿其实是值得我们敬服的,比如幼儿希望能够飞上天空,希望能够和昆虫对话等。而且卢梭也提到过对于幼儿我们应该顺应天性的自然发展,并且通过教学的效果我们也明显地感受到顺应天性的教育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些理论我们也能够明显地感受,他们的思维并没有任何的问题,那么作为大人应该学会通过合理的一种方式去理解幼儿的想法,能够更好地引领幼儿的发展,让幼儿能够更好地在他们自己的接受范围和认知范围内获得更好的发展,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成长。
        (三)利用信息技术坚持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紧密结合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家庭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家园沟通主要通过教师的家访、教师举行主题班会等方式。传统的家园沟通方式浪费了教师和家长大量的时间,沟通效果也不能更好地体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解决家园沟通中遇见的问题,节约教师与家长的时间,让教师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让家长掌握更多孩子在幼儿园的状况。例如,在举行拔河比赛时,教师可以把视频或者是图片发送到班级微信群里,让家长给幼儿一些积极的鼓励。这样,热爱游戏运动的幼儿可以真正地展现自己,提升自己的自信心,以便今后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当班级获得星级班级,举办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儿童节表演时,教师可随时发布动态,让家长对幼儿在校的状态有更好的了解,从而发挥微信的重要作用。教师也可以运用微博,让家长与教师可以在微博上进行互动。教师可以把幼儿在校的表现、幼儿园开展的活动上传到微博,让更多的人关注幼儿园教育。教师也可以运用微博或者是微信给幼儿家长传输科学、正确的育儿方式。这种教学方法能让教师与家长对幼儿有充分的了解,积极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应该让幼儿的天性得到成长,一定要学会尊重幼儿。教师要能从幼儿自身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不要强迫幼儿做任何的事情,也不要鼓励地强加给幼儿一些内容和任务。在尊重幼儿自然成长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家园同步教学,全面地推动幼儿的天性成长,以此来实现学前幼儿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牛金芳.从职业胜任力的角度探讨幼儿教师教育课程体系[J].教育观察: 上旬刊,2013( 4) .
[2]于洁,袁爱玲,李颖 . 对保护幼儿天性的理论探讨 [J].教育导刊 ( 下半月 ),2015(3).
[3]王青.浅谈信息技术和幼儿园教育的融合[J].科技资讯,2017(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