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潘孝南
[导读] 新的教育形势下,塑造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数学老师深思的课题


        潘孝南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茅家岭中心小学,江西   上饶  334000
        
        摘要:新的教育形势下,塑造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数学老师深思的课题。与传统的教育理念不同,自主学习、自主认知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受到师生的好评,有利于开发小学生的智力,锻炼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强化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规律,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养成勤于思考、创新求变的好习惯。因此,小学数学老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处处为学生着想,主动与小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营造愉悦、趣味的数学课堂氛围,让全体小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发挥主人翁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构建
        
        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要让老师和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基于此,针对当前构建自主学习课堂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便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素养,提升学生高质量成长。
        一、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内涵
        在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不仅人才的需求量增加,人们也提高了对人才的新定义。因此,老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否则会促使学生养成懒于思考的陋习,致使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缺乏主动意识。不仅如此,老师在有限的课堂中能给学生传输的知识有限,如果学生不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将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与成长。构建自主学习课堂,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汲取数学知识,还能促进学生形成理性思维。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学习观念
        日常教学中,小学生经常会陷入用已有的经验去思考新事物和接纳新知识的误区,致使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数学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应该肩负起帮助小学生有效解决问题的责任。创设教学情境是数学老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内在需求,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在情境中强化自主学习观念,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创设问题情境更有“吸引力”和“延伸性”,是生成课程资源的主要途径,小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将思维聚焦到解决问题上,很多数学问题将会迎刃而解。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也更加深入和严谨,能使数学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首先,可以创建悬念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具有悬念的问题,调动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继续学习和实践。悬念可以设置在课堂开始时,让小学生从课堂一开始就有解决问题的想法,对接下来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悬念可以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令其学习更加专注。悬念还可以设置在课堂快结束时,强化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反思能力,使其感受数学的魅力。其次,可以创建矛盾情境。

有矛盾才能使小学生有继续探索的需求,数学老师要选择好矛盾点,以形象思维为主,贴近学生的生活,用新颖的表达方式赢得学生的青睐。
        三、完善评价体系,增强自主学习信心
        对于小学生而言,评价是决定学生学习信心的重要因素,对于学生的成长。在构建小学自主学习课堂中,老师要改变评价方式,加强发展性评价,避免只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老师在实际评价时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积极性等纳入评价标准,例如:“李同学,你在遇到不会的问题时,总能及时问老师、同学,这个学习态度很好,要继续保持。但是,你的学习方法应该进行调整,调整后学习成绩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类似这样的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还能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避免打击学生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四、组织实践活动,升华自主学习思维
        数学实践是检验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老师要定期组织数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小学生可以开阔视野,查找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学习数学的动力,对自主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实践活动提倡的是一种探索精神,是享用一生的学习品质。实践活动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对知识的巩固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提高小学生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数学老师可以根据学情做出选择,让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实践活动,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实践活动可以分为校内实践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校内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熟悉的校园为依托,选择校园中的数学资源,每解决一个问题,都会让小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想要去探索更具开放性和挑战性的内容。校外实践活动是以社会为大背景,现实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问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享受实践的过程。数学老师要深化课改精神,给学生做好指导,规范学生的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做到“知行合一”。
        总结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是小学数学的重中之重,不仅关系到小学生的长远发展,还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必经之路。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帮助小学生在思想上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制订科学有效的学习计划,引入课堂游戏,推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还要鼓励善于独立学习的学生,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在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中实现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考阁.小学数学“精教活学,自主课堂”教学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4):173-174.
        [2]马海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南昌会场)论文集(五)[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3.
        [3]罗来忠.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A].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四)[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