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结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刘超
[导读]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

        刘超
        湖南省永州市第三中学,湖南   永州  425000
        摘要: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逐渐走入了高中学校园,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活力,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优化了教学过程,促进了高效课堂的构建。物理作为自然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学生认识社会事物发展与改造社会的有效载体,为了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本文重点分析如何采取有效策略,促进多媒体技术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物理;策略
        物理是以我们的日常生活为基础所诞生的学科,学好物理就能够明白生活中的许多自己无法解释的现象。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大家一直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积极转变与更新教学理念
        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对物理知识的重难点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解析。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物理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所含的物理知识。课堂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既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又有利于学生的物理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物理教学情景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一些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利于学生学习的、有趣的视频作为一堂课的开始,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电场与电荷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前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磁铁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视频,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后,再给学生讲解关于电荷的知识就会让学生想要听老师的讲解、认真听老师的讲的课,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电荷是什么、电场又是什么。在学生学习完电荷的相关知识后,老师再讲解比电荷更难理解的电荷守恒定律就更加容易了,学生在课堂上也更容易学习与掌握关于电场与电荷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
三、简化概念和规律,提高新授课教学效率
        物理知识包括概念、定律、规律和定理等内容,属于物理学科的基本内容,也是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物理知识一般集中在新授课环节进行讲解,具体包括概念和规律的引入、形成、深化及应用流程。为了帮助学生简化概念与规律的理解,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将散乱的物理知识高度概括、分类、总结,呈现给学生系统化、规律化的知识,借助丰富的文字、图像、色彩、动画、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阐述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本质,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注意力,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规范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实验的探究是推动物理创新进程的动力,高中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探究,主要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以及其它形式实验,不同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科学思维与品质,促进科学素养的养成。

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规范实验操作,展示实验步骤、操作程序以及难点和易点,让学生更准确地了解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
五、优化复习课教学,提升物理学习能力
        高三既是新知识学习阶段,也是高中整个教学知识复习阶段,要求师生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复习。在物理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明确各知识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增加课堂互动,促进新旧知识间的有效衔接,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能力。
六、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物理
        在高中物理当中,虽然知识点相对于高中来说难度更加的高,但是有很多的基础知识相对高中生来说还是能够自学的,而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就让高中生自己将可以自学的知识点,自主完成。这样可以减轻高中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压力,只要在课堂上被老师稍一点拨就可以迅速的理解这一堂课的内容,并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让学生能够在预习的过程当中更加激发自主的去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方式来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微课可以使用一些视频的方式来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这堂课学习的内容和大纲,以方便学生的预习。例如,教师可以将预习的内容制作成一个小视频发给学生,将制成的小视频传到班级的群里,供学生下载观看。通过视频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学习本堂课的内容,并且教会学生如何去预习。在小视频中,可以去引导学生对下节课要上的知识内容进行一个深入研究,使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学习效率能够大大提升,学习效果也能得到增强。并且课前预习还可以减少学生在上课时学习的压力,使他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更加的自信,并且在视频当中教师可以配上一些提示语来为学生的预习指明方向,帮助学生能够在预习的时候真正掌握到重要的知识点。
七、转化抽象内容,提升学习效率
        高中物理的很多教学内容都是非常复杂的,并且高中物理当中有非常多的实践教学,而这样的实践教学在课堂上是无法全部完成的,这样会使学生的视野只停留在课本上,而无法通过实践来进行认证。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来将教学的实验通过视频给学生展示,将抽象的实践内容通过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可以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展示,并且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让学生更加自主的去学习物理,并且这样的方式也可以为学生在课后自主实践提供教学案例,通过对于实践视频的观看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在高中物理电压的教学课程当中使用视频教学来为学生更加好的解释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并且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的多元化来为学生展示不同的实践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到这一堂课的知识点,并且微课的教学通过视频的形式,可以大大的节省时间。教师可以利用剩余的时间来为学生讲解视频当中实验的关键所在,为学生更加清晰的来解释视频当中的教学内容。在观看视频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解答,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另一个学生来解答,这样可以巩固他们在视频当中学习到的知识。
        
结束语:在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设计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建立物理教学场景、明确教学重点,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物理知识,便于学习物理。
参考文献:
[1]张媛媛.浅谈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5):47-47.
[2]米敏.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5):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