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函数概念部分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李双义
[导读]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

        李双义
        桂阳县第一中学,湖南 郴州 4244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相比于学业,对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水平要求更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对核心素养理念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它体现了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基础。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帮助学校数学教学实现了从“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使教学任务更加具体化,使教学目标更加简单和具有可操作性,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函数概念
        一、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函数概念部分教学概述
        随着学生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函数概念也更加趋向抽象化。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函数的概念主要倾向于“变量”的研究,而到了高中以后,函数概念的学习主要倾向于“对应关系”的研究。从核心素养理念的角度来看,它更加强调倾向于对学生抽象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了实现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目标,在函数概念部分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教学设计要体现出目标性,要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理清楚教学内容与数学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进而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第二,教学要体现出的关键环节、关键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受不同教学环节的影响,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同,这些能力并不都是核心素养的体现。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函数概念的形成才是关键。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将概念引入环节作为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环节。第三,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函数概念部分教学要体现出综合性,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对数学知识、能力、思想的综合性体现。在高中函数概念部分的教学中,就需要在初中函数知识基础上,设计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其相互融合,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函数概念部分教学策略
        (一)设计生活化函数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维
        创设教学情境来辅助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师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重点环节,由此可见,创设情境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核心素养理念下函数概念教学也要从情境的创设入手,进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了密切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在函数概念部分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相关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看待生活问题的能力和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数学知识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抽象能力,最终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认识现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完成现实任务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通过创设生活化函数教学情境,学生能够体会到函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函数的概念”部分的教学中,可以引入卫星发射、臭氧层空洞等生活实例,来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的角度去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函数的概念。
        (二)借助问题策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通过相应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去感悟数学核心素养。因此,有效的问题设计,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首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在情境中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明确学生通过这一问题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围绕教材,借助其中的真实案例来设计问题。例如,在函数概念部分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围绕函数概念展开,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能够完成函数概念知识的学习与构建。同时,要体现出函数的本质和概念的形成过程。在涉及到炮弹发射的问题时,可以这样提出问题:“大家能够利用集合与对应的关系来说明一下炮弹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吗?
        一枚炮弹发射后,经过26s落到地面击中目标。炮弹的射高为845m,且炮弹距离地面的高度m(单位:m)随时间h(单位:s)变化的规律是:h=130t-5t2。
        其次,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问题由难而易、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能够体现出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这样才能够让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保持较高的注意力,便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在函数概念部分的教学中,引出臭氧层空洞面积和时间的变化关系后,就可以提出下列问题:
        (1)臭氧层空洞面积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中,时间变化范围是什么?臭氧层空洞面积变化范围是什么?
        (2)根据1991年到2001年的臭氧层空洞面积范围,大家能够找出1999年臭氧层空洞面积吗?
        (3)请大家尝试利用集合与对应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臭氧层空洞面积与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
        这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帮助学生理解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养成利用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的习惯。
        最后,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内在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自主分析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从具体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函数的概念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通过合作探究,发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发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对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够仅仅局限在讲授和练习上,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展自身的思维和能力,体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
        三、结束语
        近些年数学核心素养成了数学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帮助学校数学教学实现了从“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使教学任务更加具体化,使教学目标更加简单和具有可操作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有意识地围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来设计教学,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意见征询 [J].数学教育学报,2019(4)。
        [2] 洪燕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情境与问题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8(6)。
        [3] 雷沛瑶.关于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核心素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