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王佳卉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小学数学教学不再拘泥于教材

        王佳卉
        四川省犍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四川    乐山  6144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小学数学教学不再拘泥于教材,而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并对教学的方式进行了全新的转变。对于传统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来说,已经无法满足于现代的社会,所以要对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激发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创新方法
        小学数学是小学的一门重要学科课程,小学数学的学习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新课改下的教育要求要顺应时代变化,以学生发展为主,开展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将学生作为学习和课堂的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迈向新的阶梯,教师要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主要问题分析
        (一)教学形式比较单调
        小学生正处于探索和知识的阶段,他们更加活泼、积极。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相关硬件设备得到了改进,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引入,但在教学方法的本质上,它仍沿用传统的方式,并没有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观念。这导致了现代教学设备和资源的浪费,或者严重的形式化。单一的教学方法也会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教学定位不够准确
        我国对小学数学教材仍然十分重视。近年,教育界亦投入更多人力,修订和创新教材。然而,教材的改革只是一个单方面的改变和努力,需要在教材的使用方法上进行创新。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情况下教师对教材的定位不科学。例如,有的教师会在教材中引用唯一的参考和标准,在教材[1]中会有教师要教授的内容。教师很少教授教材以外的内容,这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受挫,也限制了课外知识的扩展。
        (三)理论教学和实践之间差距较大
        教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科学。虽然小学教育的内容相对简单,但它不能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但是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且在允许的范围内,让学生自己努力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不生动直观。学生很难把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他们在生活中看到的联系起来,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


        二、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路对策分析
        (一)把握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个体差异等特点,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儿童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成人与成人之间也存在差异,总之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且独特的,都是完整的人,都有与众不同的一面,所以在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有的学生掌握快,有的学生理解慢,有的学生感兴趣,有的学生会感觉很枯燥,也因此会在数学学科里产生一些学困生,或是有的学生看似不听课但却又成绩不差,所以面对班级中数学掌握情况不统一的问题,教师要学会适当的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虽然班级授课制很难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但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也要备出不同的方案,对于学生回答问题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和气质评价和鼓励,这样能够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爱和重视,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比如在教授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多提问数学课堂中表现并不出色的学生,并运用鼓励、表扬的话语激励他们再接再厉,对于历来表现好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赞扬,但虽然都是表扬,但是话语的说法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性格来改变,这样将因材施教的方式渗透到课堂中将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发挥其真正价值。
        (二)创设独立性思考的意识
        小学是一个人一生学习的基础。数学是一个人智力发展和探索新大陆奥秘的基础。培养独立思考的性格是关键。我们都知道牛顿的故事,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躺在苹果树下,看着苹果自由落下,牛顿想,为什么苹果会掉到地下?它引起了人们的学习兴趣,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为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数学老师讲课的时候,他应该列一张公式表。不要急于发表答案和分析。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答案。学生可以互相讨论,思考结果,然后发表答案。正确的鼓励和错误的鼓励让学生思考他们错在哪里以及如何改变他们。这样,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也就有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意识。是非常重要的,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数学知识的“为什么”,因为是有原因的,必须有一个结果,应该合理的推理和数学验算,论证点应该是足够的,这是非常重要的综合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是非常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数学。
        (三)创设具有创新的意识
        情景创造是一种积极发现和探索问题的心理取向。学生在实际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和发掘粉丝,营造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更加自由。只有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比如,在“画词题”的相关解答中,营造轻松氛围的情景:“大家喜欢鸟吗?根据他们的回答,学生们继续问:“我们教室里有鸟吗?”这时教室里没有鸟,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鸟,让学生们尽情享受。然后把四只鸟的图片放在黑板上,然后把“三只鸟”的图片放在黑板上,指导学生做数学计算。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结语
        在当前总体形势下,创新教育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指导环节和基础环节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虽然小学数学的教学难度相对较低,但这是小学生建立数学基本概念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创新数学教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建武.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读与写,2019.
        [2]赵长玲.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文化视野,2019.
        [3]李胜奎.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教学实践,2017.
        [4]王修梓.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