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卉芬
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名流学校,湖北 武汉 430300
摘要: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融入小学学习的最后阶段。教师不仅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而且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使学生学习更加主动,避免走错路或不认真学习。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逐步适应中学数学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中段;实践教学法;运用策略
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在新的背景下,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转变成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实践教学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实践教学法意义
实践教学法在小学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改善当前的教学现状,起到以下作用:一是有利于学生思维意识的确立,促进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独立思考,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二,帮助学生深入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实践参与,学生可以深入问题,解决问题,使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可以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回顾过去的知识点,深化现有的知识点,并用它们来解决当前的问题。第四,充分运用实践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动性,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一旦遇到问题,就会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
二、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实践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设置实践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师必须有多种积极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积极关注。因此,在数学教学的中间阶段,教师应在教学介绍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高度集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进行教材知识的教学,然后采用实际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自身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它们不仅没有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课堂教学,而且抑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激发。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效果不好。对此,在新的背景下,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元、角、分与小数》的教学中,前期学生已经接触过认识人民币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以此为背景渗透实践教学法。如在“买文具”一小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准备各种各样的文具,并制作价格标签(如:笔记本4.50元、铅笔0.5元、尺子1.50元、水彩笔19.99元),课堂教学中将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并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表演,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也没有发现文具的价格有什么不一样?你们知道文具的单价分别是几元几角几分吗?”由此引入小数的学习。
再次提出问题:“他们有没有发现4.50、0.5、1.50、19.99等数字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学生答道:“多了一点。”由此渗透知识点,促使学生有效掌握。最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去发现生活中的小数,下一堂课进行讨论。由此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过程才能够深深地吸引学生的关注,让学生整堂课都集中注意力跟随教师的脚步前进,高效学习并掌握知识。
(二)运用知识代入法,提高学生注意力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使用课本教给学生知识,那么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就会逐渐下降,因为这种学习方法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发挥兴趣,很可能学生会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知识的替代,将知识引入课堂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并通过课堂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比如,在学习《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利用粉笔道具,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加减法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减法和加减法说出数字,让学生在舞台上加减粉笔,并让其他学生判断和表达自己所做的加减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实践运用到教学中,使学生逐渐感受到学习的兴趣,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记忆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这种教学方法更加生动有趣,可以创造一个快乐的教学环境,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密切彼此的感情。
(三)准备教学故事,渗透实践教学
小学生一般好奇心强,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因此,在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关注实践性学习是最好的途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的故事,使学生在故事的引导下高效学习,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至于以往的课堂教学,形成的教学过于简单,教师多灌输教学知识,学生被动学习,致使整体学习水平低下,学生的兴趣得不到激发。因此,教师要想激活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就必须从学生出发,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周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导入故事,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树叶的图片,然后描述故事:“树叶是益虫七星瓢虫的家(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在树叶上固定一点并说明),七星瓢虫是村庄的黑猫警长,每天都要围着村庄周边走一圈,这样才能放心。同学们看七星瓢虫正在巡逻哦。(同时利用多媒体演示七星瓢虫的巡逻路线)”然后提出问题:“七星瓢虫沿着树叶的哪个部位巡逻呀?它是树叶的什么长呢?同学们可以为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由此引出周长的学习,同时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过程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促使学生在故事的吸引下高度集中注意力,积极踊跃地参与课堂教学中,跟随教师的脚步有效学习知识,完成教学目标。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利用准备好的简笔画,如汽车、桥墩、有柄树叶、长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分别描绘出上述图形的周长,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周长的定义。
三、结语
实践教学法在小学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这种方法。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能文.探究实践生活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