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金海洋
[导读]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当代素质教育的追求。

        金海洋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集团望城区第六中学,湖南   长沙  410204
        摘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当代素质教育的追求。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负责人、学生行为的塑造者和精神品质的凝练者,担任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农村出生的学生们大多是留守少年,他们缺乏与家长的必要沟通,并且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他们当中也有着像喝酒、吸烟、逃课等这样的不良行为,班主任必须肩负起身上的育人责任,引导学生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教育
        高中阶段的学生们正处于自我意思不断成熟的时期,他们有很强的独立性,但是他们仍然还是一名孩子,是一名学生,他们的成长和进步需要班主任的引导。农村班主任应该做好学生的家长,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师,做好班级管理的负责人,在班级中建立良好的班风,引领学生们健康成长,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农村高中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一、农村高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德育工作和认识重视不够
        虽然已经处于新时期,但是农村中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没有进行有效的创新,始终停留在以往阶段,对德育工作缺乏了解和认识。主要表现于德育工作方法比较单一,对实践教学比较忽视,教师只是以讲解为主,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影响下学习知识。受以往思想的禁锢,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没有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备受压抑。在进行教育时,有时教师会对学生进行责骂,当学生出现错误后,对学生缺乏耐心。
        (二)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留守老人无力管教
        学生如果自身存在困惑和疑问,都会选择向家长求助,但是由于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导致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对于精神培养相对比较忽视。家庭因素中另一主要的问题就是儿童和留守老人的问题。而留守老人由于教育观念比较守旧,又没有足够的知识,很难对儿童进行有效的德育。于是很多农村地区的儿童在高中阶段,依然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道德意识非常模糊,在学校也不能服从教师的教育。
        (三)社会舆论对师德的影响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德育工作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德育工作者的个人素质与社会要求还存在很大的距离,需要从根本进行提升。在当前农村高中德育工作中,社会舆论对师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教师普遍认为德育工作就是自行研究,德育工作理念相对比较滞后。另外,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对物质和享乐更加在意,成为教育者追求的主要生活目标,在工作中对待遇更加看重,觉得农村地区教育环境差,对工作缺乏热情,没有切实履行自己作为教师的责任,对待学生缺少关心,不能尽到教师的义务,只是对学生进行一味的批评,坚持以个人利益为基本,没有集体主义观念,这些都会教师的师德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导致德育工作进展缓慢。


         二、提升农村中学德育有效性的路径策略
        (一)加强德育思想宣传,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在新时期农村高中学校应该加强德育思想的宣传力度,主要可以表现在农村高中学校需要对所有教师进行德育思想的宣传,使每个教师都可以从思想层面接受并重视德育工作,在教学过程,需要弱化自身的主体位置,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占有重要部分,将实践作为教学开展的主要内容。积极转变教师观念,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摒弃。新时期的教育必须以教育为主要的目的,严格与耐心并存。同时在教育学生时,需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考虑,使德育工作可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和价值。
        (二)强家庭学校之间的信息沟通,实现共同合作
        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非常关键,可以使家长及时了解。为此可以结合实际,尽快建立学校学生信息反馈机制。使家庭可以发现问题,及时与学校进行交流,使学生成长可以受到学校和家庭的双重保护,使学生及时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完善自我。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每年与父母见面的时间非常有限,主要由老人负责孩子的教育,针对该问题,学校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教师可以定期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有及时的了解,并将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家庭可以对学生的情况有必要的认知,并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三)班主任要做好心理医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高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变化波动很大,农村高中的孩子们大多都是和自己的祖辈生活在一起,缺少家长们的监督和督促,很多时候过分依赖于祖辈,生活上形成懒惰思想,或是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折能力差。因此,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应该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医生,帮助他们形成坚强的意志,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提高抗挫折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人格健全的人。例如,有些学生性格很内向,对于分数的高低很是在意,存在很强的自卑心理,有时遭遇一次小小的考试成绩下降了,他就失去了学习自信。这时班主任就要对他进行重点的心理辅导,引导他了解学习的目的在于提升自己,而一次小小的考试并不能代表什么,从而帮助他重拾自信;有些学生出现早恋现象,班主任就要对他们进行引导,让他们了解早恋的危害,并且明白应该如何和异性相处,从而规范学生们的言行举止,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发挥民主精神,建立良好班风
        一个班级的班风是影响德育工作时效性的重要因素,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积极展开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就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良好的班风,引导学生们积极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升。首先,班主任应该以民主的方式确立班干部,发挥班级中全体学生的智慧和才能,以民主投票的形式确立班级的带头人,才能使学生们更加信服班干部,听从班干部的管理,约束每位学生的行为;其次,建立班规,以班会为平台,让每一位学生献计献策,凸显学生的班级主人翁价值,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以民主的形式,确立班级规则,也能更好地约束每一位学生的行为,让班规更有说服力,实现良好班风的建立,促进学生们自主管理,自主提升,逐渐形成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良好班风。
         三、结语
        总而言之,德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高中生具有特殊性,在农村高中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展开中,更应该立足于这些学生的实际,采取针对性的德育措施,引领学生们成长,用自己的耐心爱心恒心打动学生,影响学生。
        参考文献:
        [1]黎颖. 西部农村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几点注意[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4, 11(002):174-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