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 周秋轩
[导读] 在初中教育中,数学一直是一项较为重要的科目。

        周秋轩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三堂街镇乌旗山,湖南  益阳    413411
        【摘要】在初中教育中,数学一直是一项较为重要的科目。教师在教授相关教学的时候,应当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地改变自己传统的固有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就现代信息技术在初
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出了详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应用
        信息技术借助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技术来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能突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优化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简化抽象数学知识,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还可以展示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构建高质量、高容量的教学课堂。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恰当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数学学习态度。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首先,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播放视频、展示图文资料,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教学资源结合,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转变学生陈旧的数学学习方法。其次,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初中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喜欢在教学中自主探索知识。信息技术能展示出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延伸初中数学课堂内容,从而调动起学生创新创造的兴趣。最后,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与学生互动,展示多样化的教学素材,直接形象地传递数学知识,增强初中数学教学的条理性、系统性。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相关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的学习对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漫长人生路上的一场无止境的博弈,只有兴趣,才是促进其走下去的最为强大的推动力。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机械式的灌输教学,仅仅将数学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对数学的心理需求。随着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革新自己的教学手段,从而做到很多以前教师做不到的事情。在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下的图文闪烁,动画以及平移,翻折和旋转等多种表现形式,在数学课堂上营造出了一种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从而推动学生进一步地深入到课堂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完善数学教材,节省课堂时间
        虽然新课改优化了初中数学课本内容,但初中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需求存在一定差异,无法满足每位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完善教材内容,弥补课文中的不足,节约教师板书和画图的时间。例如,在“黄金分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芭蕾舞演员的身体比例,让学生感受芭蕾舞演员身材的协调美和匀称美,激发起学生对黄金分割的学习兴趣。

接着,教师可出示“你最喜欢的矩形”调查结果以及东方明珠塔体、五星红旗的图片,在图中标出线段AB、BC,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 ,引出黄金分割的概念,并介绍黄金比例的近似值为0.618,准确值为 。接着,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带领学生探索黄金分割在几何中的应用,展示一个黄金三角形,介绍黄金三角形是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并在三角形中标出F、G、H、I、J五个点,提问学生哪些线段用到了黄金分割的问题,再帮助学生转化问题,思考点F、G、H、I、J分别是哪个黄金三角形底角的平分线与对边的交点,以此来增强学生对黄金分割概念的理解。之后,教师在播放视频,为学生介绍定义、起源、发展史、应用实例等,拓展教材内容,促进学生数学认知水平的提升。
        (三)合理运用技术,改变教学手段
        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既不可以对其敬而远之,三年的初中教学用到多媒体的次数可以说是屈指可数,同时也不能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完全的融入到数学课堂中去。教师不可盲目的在教学中使用教学手段,而是有目的的,从数学本身的特性出发,通过信息技术最大程度的将数学中的抽象概念可视化,从而推动学生快速的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容,真正的实现将抽象知识可视化。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该习之中,寻找生活中存在的更多的轴对称图形。直接引导学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记忆和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实现信息技术能力的最大化发展。例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学习上,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便是阻碍学生学习的最大拦路虎。以圆为定点,当直线移动到不同位置的时候,其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这种复杂抽象的变化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很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本章节的学习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但对于想象力差,基础弱的同学,则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的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走入课堂,教师可以合理地使用这一信息技术,通过相关的视频来为学生讲解直线与圆的相关位置关系,将复杂的理论知识通过视频的展现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学会数学。
        (四)展示动态资源,培养数学思想
        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教师要改变静态的教学形式,采用动态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学生清楚观察几何图形的特征,解决几何教学中的重难点。这样,学生既能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也能增强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想。例如,在“显示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相似比概念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指导学生对图形进行折叠、剪裁,在动态教学资源中理解相似的意义,体会图形间相似和全等的关系。在这种动态数学资源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动手进行操作,发现知识点中的细节,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
        总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地紧跟时代潮流,对现有的教学方式作出大胆的尝试。虽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是学生极大的兴趣和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在向外反馈时,信息技术融入初中课堂是成功的。教师应当不断的继续同信息技术磨合,以此来更好的为提高高质量的课堂服务。
参考文献:
[1]朱秋民.浅析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09.
[2]丁立勇.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巧用现代信息技术[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1):147.
[3]马鸿月.信息化视野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