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维斌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周原镇初级中学,陕西 宝鸡 721300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图像,用来模拟大脑的放射结构,是一种直观、高效的思维工具。它通过主题、图像、连线、色彩、节点等类似于笔记的方式,准确、系统、条理地勾勒出知识结构图,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实验等知识链条清晰地表现出来,展示物理知识的规律,便于学生整理知识提纲,完善物理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教师辅助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思维导图;应用实践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创新型的现代教育策略,能有效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思维方式。在物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更加直观、系统地整合物理知识,使各知识点的联系更明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因此,物理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来辅助教学,并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研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提高预习质量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是上好课最关键的环节。在物理学习中,有效的课前预习非常重要。由于初中物理学科具有抽象性、科学性、学术性等特点,学生采取传统的、普通的阅读方式进行预习,会增加学习难度。为了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提升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使学生提前预判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课程开始之前,学生先阅读课本,然后梳理出知识点,自己整理出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思维导图上标记出难点和重点。教师也可以在学生进行预习之前提供思维导图的模板,使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了解重要的知识点,同时让学生在明确重要知识点的前提下研究相关物理知识的呈现及产生规律,对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标记,带着这些问题到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对自己总结的知识点框架查漏补缺,针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与教师进行沟通。学生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对于物理新知识的理解会更容易。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改变了枯燥繁重的物理学习状态,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记录,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引导学生获得真知、探究知识的主要场所。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一般采取“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模式,这样做耗费大量的课上时间,课堂容量大大降低。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在课上做笔记采取的是高度浓缩概括的话,但是等过段时间学生再去回顾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很可能理解错或者不记得这句话的意思了。
为避免出现这些情况,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课堂上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记录,只需要记几个关键词,根据关键词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思维导图将课堂所讲授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大大缩短了课堂记录的时间;再由教师进行分析和完善,这样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就能够建立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了解课堂讲授的知识点都是围绕同一主题进行。思维导图呈现的物理知识脉络清晰、形象直观,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初中物理的逻辑性、思维性较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常常因为物理知识难度大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逐渐产生厌学心理,而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将物理知识清晰明了地呈现给学生,学生在记录、分析和优化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记录和掌握的基础上对知识点做进一步的补充和扩展,在下一节课授课之前对思维导图进行温习,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改变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学生动起来,在课堂上照顾到不同特点的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还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效率。在物理教学中,为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可以从转变师生的思维方式入手,将思维导图与小组合作学习相融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共同完成思维导图的规划和构建。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建立课堂学习的导航图,然后为各个学习小组下发学习任务,小组成员运用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记录整理,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对思维导图进行分析和完善。最后,由小组推选一名代表阐述本小组绘制思维导图的根据和意图,并对思维导图的制作流程加以说明。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使大脑充分地“认识自我”,学生之间互助学习,分工合作、共同协商、合作探究,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物理的学习习惯和物理思维能力,提高“自主合作”的课堂时效。
四、改变教研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现行中学物理教研的常规途径一般是集体备课与研修,通常是围绕某节课该如何设计,针对教学中容易出现的疑难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进行研讨与交流,采取的形式是听课、说课或者就具体问题发表观点,教师在教研过程中以文字记录为主,而在教研活动中利用思维导图就使得研修问题更清晰、针对性更强、目的更明确,可以帮助教师把握全局,使教研活动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思维导图的引入有利于改变物理教研的方式,促进物理教研组的工作更高质、高效地开展。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备课,使教学资源能够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并在教学过程中以此为依据不断完善教学方法,课后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结语
总之,初中物理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思维导图的价值,善于利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设计,改变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促进物理教学的发展。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做课堂记录,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参考文献:
[1]施燕.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物理,2019(14).
[2]张仁夕.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