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叶柏林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叶柏林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镇上栗小学,江西   萍乡    337009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教学已逐渐进入小学数学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数学学习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信息教学可以使小学五年级数学内容由抽象走向具体,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提升小学信息化教学的策略
        (一)结合信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天生爱玩,对新事物感兴趣。教师要能够看到学生的实际特点,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知识,提高理解和吸收能力。例如在《圆柱与圆锥》课程中,为了使学生了解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点,了解圆柱的底部、侧面和高度;了解圆锥的底部和高度;使学生了解圆柱的侧面面积和表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使学生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计算体积、体积,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圆柱形和圆锥形物体,使学生充分调动视觉感官,体验圆柱和圆锥的美。然后,课件展示了一个大型垂直针管内药液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水柱高度与水柱高度的关系是什么?通过创设这样的形象情境和问题情境,学生可以快速进入课堂,感受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多媒体丰富的图像、音频显示功能可以为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带来极大的帮助,促进孩子探索自己想学的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根据不同的内容为学生创造视频、音乐和游戏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知识,开展与师生的交流与讨论活动。
        (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小学五年级数学是有一定难度的,每一章都有一定的难度。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盲目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缺乏思维过程。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简单化、直观化,改变过去数学教师多次强调重点和难点的现象。教师可以使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变得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改善学生在过去的教学中的错误、错误和健忘。例如:教师在讲解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变形面积》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设计一个图形拼接的小游戏。利用三角形拼出多边形,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加深图形记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小游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学生的智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通过小游戏教学,可以改变以往数学教学课堂的枯燥乏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兴趣。

在讲解五年级第二卷第三单元《长方体和立方体》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手机applet设计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边长,然后计算出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立方体特征的记忆,而且能使学生对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有更深刻的记忆。通过图形模拟,学生可以牢牢掌握这部分内容,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三)运用微课课堂教学引导学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格课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具有以下特点:①教学时间短,约5-8分钟;②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一学科的知识点或技能;③资源容量小,适合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④ 自主学习主要是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一对一的学习。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引入微型课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促进孩子更好地感受数学知识。理解“数”和“数因子”的性质是学习的基本内容,例如“数论”的内容是学习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效率,教师可以记录微视,让学生提前了解本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初步了解因子和多元的概念,掌握寻找因子和多元的方法。学习使用枚举法求一个数的因子和倍数。并给出一些具体的思考问题:根据“4×4=16,400÷16=25”两个公式,你能说出谁是谁的因子,谁是谁的倍数?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使学生在课前熟悉教材内容,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在预习活动中,学生会遇到一些他们不理解的问题。他们可以使用信息设备在互联网上收集相关信息。我们也可以把难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记在本子上,留到课堂上与师生一起探讨。
        (四)通过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便于学生理解
        小学五年级学生年龄在11-12岁左右。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对数学情境仍缺乏一定的想象能力。在过去五年级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不够直观,学生在理解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现在,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简易方程》五年级第一册第四单元时,往往缺乏对问题情境的想象。例如,最经典的鸡兔笼问题,这个问题通常是通过求解方程组来解决的。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在讲解这个问题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个小程序。小程序就是设计一个笼子,然后老师和学生可以选择放多少只鸡和多少只兔子放在笼子里,让笼子里的鸡和兔子的问题变得生动起来。这种方式可以改善以往教学中问题不够生动的情况,使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更加集中,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教学可以使数学中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使课堂更简单。信息教学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使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充满趣味性,提高小学数学信息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书艳.论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结合[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8(04):280.
        [2]魏云霞.《小学数学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改革刍议[J].儿童发展研究.2018(03):1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