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姚尚龙
[导读] 新课改背景下,不断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姚尚龙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一中学,湖南 长沙410200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不断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是每一名物理教师的重要工作任务,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强化对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抓手。但是物理学科的科学性和抽象性较强,高中生自身的学习压力也较大,学生难以抽出大量的时间进行研究和探索,如此,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自然难以提升。除此之外,高中物理教学中还存在更多的问题,在这些教学现实问题的阻碍下,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成为遥远的梦想。为此,物理教师要认识到物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想方设法让学生对物理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善于发现物理的基本规律,让高中物理教学打破当前的教学瓶颈。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教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有效路径
         一、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强
        高中物理知识的难度和繁多,使得很多学生望而生畏。而不恰当的授课方式和以应试成绩为主的评估方式,正不断加深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的抗拒。高中物理的授课模式往往是老师以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为主,甚至为了完成任务,不借加快进度,不顾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而主要的课程学习情况评估方式便是分数,学生形成了这样一种恶性循环,即上课听不懂——做题不会做——考试不会写——厌恶物理学科——产生厌学情绪——上课不积极——上课听不懂,如此一来,只会让学生越来越厌倦物理学习,从而达不到高中物理的课程目标。
        (2)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不足
        在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建设过程中,不少学校仍然存在着对于物理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投入不足,实验教学设施不完善的现象。部分表现在物理实验设施和器材上,比如当前高中班级中往往人数较多,加之由于物理实验的内容不同,往往学生的编组也会有所变化,有时2人一组,有时3-4人一组,因此通常情况下对于物理实验的设施和器材需求较大。然而,由于学校物理实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不全,导致不少班级在实验时无法顺利地完成多组同时分配操作,轮流时间有限,最终无法满足每名学生都动手实践的需要,甚至部分教师为追赶教学进度,节省教学时间,将原本需要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的项目改为教师或部分学生演示性操作,然而有些物理实验很难通过演示性操作,就能使学生获得相应理解和实践能力,进而导致物理实验教学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物理实践能力的目的,不利于学生综合物理素养水平的提高。
        (3)实践能力培养欠缺
        高中物理在教师授课过程,也往往会产生这样一种情况,即老师为了能够更高效地完成课堂知识点的讲解,会减小实验部分的授课量,甚至取消。从应试的角度来看,取消实验环节,而代之以老师通过PPT、视频等方式向学生播放相关的实验视频,随即讲解相关的重点和易错点,并要求学生背诵铭记,确实会加快课程进度,完成教学量。但殊不知,从长远来看,这么做其实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物理的学习兴趣。

其实,在授课的同时,辅之以实验,会极大地提高授课质量,取得事半功倍的结果。
         二、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1)注重优化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不能根据实验的结果去推断实验的流程,不能盲目地信赖所谓的实验结论。而是应当根据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设置,根据实验的现象来推导相应的结论,才能更好地促进实验教学活动的进行。部分高中物理教师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思维,让学生盲目地记忆相应的实验结论和实验流程,因此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此时应当注重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对于物理实验的流程、物理实验的内容都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避免固定的教学流程的束缚,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物理实验活动,从而为整体教学问题的解决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2)设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语言描述、组建活动、多媒体展示等手段来营造一种特殊的学习氛围,这对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具有一定的作用。而物理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寻常的提问方式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为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采取情境设疑法即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方向,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故事、生活、游戏等趣味情境.以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并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如下生活情境:“暑假你乘坐火车出门旅行,火车中途停靠在某站点,这时你发现相邻的火车开始向后移动,同时你所乘坐的火车传来震动感。这时你如何判断是自己的车在行驶还是旁边的车在行驶?”学生很容易便沉浸在这一生活情境中,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并结合乘坐火车的生活情境很容易便做出正确判断所以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取情境式设疑法是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的可行之法.
        (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实验教学是最能体现物理学习特色的环节之一,通过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法则的了解和认识,开发其物理学习潜能,激发其物理学习兴趣。事实上,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实验教学,将与之相关的知识融入到实验中去,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学会质疑、证伪等科学精神,这将是他们之后学习生活中的非常宝贵的能力。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便可以不采用课堂书面教学的方式,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同样一个物体,在不同粗糙度平面运动时,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猜想写下来。随后带领学生到实验时,让学生通过做实验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之前所学过“摩擦力”相关的知识,真正使学生做到融会贯通,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言,高中物理教师应针对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积极的应对和讨论,切实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学生正确地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在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相应的认知水平,进而掌握相应的知识,教师也真正做到了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进行教学尝试和大胆改进,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参考文献:
[1]任佳雯.试分析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J].科技教育,2018(24):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