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为福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灌溪初中,江西 吉安 343725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用人单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传输式教学,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忽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导致学生无法对数学知识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绝佳时期,初中生正处于思维认知形成的关键阶段,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个阶段来做好针对性的思维能力培养教学,就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清晰的推理,最终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不仅如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是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理念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应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科素养。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断发展学生学数学、探数学和用数学的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成长都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探析,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一)数学思维方法欠缺
初中数学内容相对于小学来说更加丰富,同时难度也更大,而初中生习惯了小学阶段缺乏数学思维方法的数学学习方式,因此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就表现出数学思维方法欠缺的情况,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面对更加复杂的数学知识,部分学生学起来感到非常吃力。如果学生缺乏数学思维,那么在课堂学习中就很难进行有效的记忆和联想,最终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过于被动,难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二)线性思维造成思维中断
从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会出现思维方向性的错误,面对数学问题很难借助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进行思考和探索,学生的思维呈现线性状况,思维比较单一,很难对数学问题灵活作答,这也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不够的表现,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也非常不利。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利用分类思想培养学生严谨性思维
数学是一门严谨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总体数学学习水平。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性,教师可以将分类思想渗透到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在分析数学问题时能够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面来思考,解题时要做好分类,并确保分类的合理性,避免分类时出现重叠的情况,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形成严谨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在解题时常常会忽视一次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的存在,也就是m=0的情况,从而导致解题的不完整。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解题时要分类讨论,一种是m2=0的情况,一种就是不等于0的情况,教师可以给出几个分类思想解题的例题,深化学生的记忆,将分类思想真正渗入到学生的脑海中,这样就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严谨性。
(二)利用一题多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很多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养成的思维习惯不好,容易形成惯性思维,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利用一题多变,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可以开展针对性的习题训练,利用一题多变,让学生独立思考和比较,从而慢慢培养发散性思维。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教师要多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让学生能够通过解题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相关的能力。例如在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一题多变的形式来让学生解答相关的习题,在解题中明确定理的意义,同时强化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利用问题探讨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适当提出一些问题,通过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探究性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归纳和总结,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和其他同学交流思考的方法和思维的过程,以此来促使学生深入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让学生深入思考,结合自身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进行验证和实践,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发展探究性思维能力。
(四)分层教学,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成长
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本要求来设计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只能统一接受教师传输的知识,但实际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个人思维发展方向的差异性较大,统一化教学容易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某一范围内,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挖掘学生的潜质,这样才能从学生自身出发来展开教学活动。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创新教学策略,提高个人教学素养和专业知识,使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完善分层教学,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参与者转变为主导者。
三、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和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探究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融入分类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性,并巧用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参考文献:
[1]罗忠强.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析[J].读天下(综合),2020(2):122-122.
[2]陈玉丹.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20(7):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