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许建锋
[导读] 在小学数学高年级阶段,小学生处于数学学习的关键阶段

许建锋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心湖小学,江西 抚州 344800
        摘要:在小学数学高年级阶段,小学生处于数学学习的关键阶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对小学高年级阶段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各位老师在教学上有所帮助和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教学效率
        一、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教学的现状
我国小学数学新课改正在朝着全方面、优质化的方向前进着。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我国数学教学工作水平有所提升,如何有效地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目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关注的教学内容。许多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探究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比如有的老师提出:有针对性地重视探究性学习,联系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学生数学素养。还有的教师提出:小学生重点要在数学情境中学习、在图形直观中学习、在自主探索中学习、在生活实际中学习、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在赏识激励中学习,这样才能实现高效学习。但是我发现目前小学数学教师提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建议还有些许的不足。
        二、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1)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随着数学教学课程的改革,我们的教学方法不再是以前那样传统的一块黑板,一只粉笔的课堂教学,老师在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教法上小学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改进,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自己所教知识和学生生活中的常识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理解能力和实际情况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反应速度快,有些学生反应速度慢、在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中,你既要照顾成绩好的学生,又要照顾成绩很差的学生、还要照顾一部分脑子灵活但粗心大意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制定一些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
(2)在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在小学数学中,数学思想方法逐渐地成为了一个知识体系,小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数学思想方法的时候,学生大多数是凭直觉或生活经验去做题,经过多次运用后,学生能够对某些数学方法形成一定的认知。但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需要学生进行重复性的实践,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实践数学思想方法,根据每个问题不同的背景和特点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恰当的时候,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概括,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有更好的认知,并且能够运用于解决数学问题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去进行分类比较,让学生从长方体棱长的特点着手,大胆进行分类,寻找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共同特点与不同特点。

这样,不但亲身经历了多边体的分类,同时,分类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渗透到了学生的大脑。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这一课时,同时让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简化这一方法是事半功倍的。
(3)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互相竞争的动力
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学生缺乏自己学习的动力,注意力无法集中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上。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学习的动力,采取互相竞争性的学习,制定一个鼓励教学措施,让小学生有一个奋斗目标,不断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慢慢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们在互相竞争的环境下学习,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这样久而久之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越来越活跃,教师只要稍微引导,学生就会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与肯定也就让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认同,在互相竞争的环境下,让学生感觉有一定的压力,通过这种压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4)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重点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课堂参与度,促进课堂学习氛围的活跃。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实施教学,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实现自身合作交流能力和数学综合素养的形成。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数学学习水平合理划分小组,使每个小组实力相对均衡;其次要设置有针对性的探究问题,使学生课堂的探究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再次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探究中来,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认真聆听他人的意见;最后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做深入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分析合作学习中的优缺点,尤其是对探究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做充分的研究,争取在下一次的学习中不会再出现同样的问题。这样的设计保证了小组合作学习高效进行,有利于数学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但是教师要做好应对课堂突发情况的准备,并积极巡视,发现有的小组讨论不够积极,要耐心地引导学生融入课堂的讨论中,勇敢地展现自我、突破自我;当学生探究完成,教师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反思,包括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怎样的困难,学习完这堂课自己有什么收获,以及课堂上自己不满意的地方等。通过全面的剖析,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了清晰的掌握和定位,也为下一节课的高效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结语
数学是小学数学高年级阶段极其重要的基础学科,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需要教师给予充分的重视。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是让学生拥有数学思维,培养自觉学习、主动学习、自我反思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和探索,找到学生乐于接受、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得以激发,促进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进一步的提高,并以此带动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小梅.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学周刊,2020(8).
[2]魏忠新.浅谈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