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初级中学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 彭德胜
[导读] 历史课程作为初中教育教学事业的组成部分,
        彭德胜
        重庆市酉阳县酉水河镇初级中学,重庆   酉阳   409809
        摘要:历史课程作为初中教育教学事业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实,还原历史真相,还能预防历史惨剧的再度发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非常重要。本文将对初中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依据其重要性提出一些培养初中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具体措施,希望对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也能促进初中历史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初级中学;初中历史;历史课程教学;阅读能力

一、初中历史课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每个人的一生都将在学习中度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职场,终其一生都不能离开学习。要想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我们一定要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能力。中学时期是个人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的好时机。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知识,提高人文主义的理解能力,还能在期间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初级阶段的学生,阅读能力令人担忧。阅读是从书中找寻资料、概括信息的过程。许多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理解、读和思考,所以不能掌握知识。学会阅读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基础,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阅读也是一种技术,为了达到真正的理解,需要对其进行练习。今天进行素质教育,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重视学生的阅读。因此,在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笔者曾经了解过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现象,知道在课堂里的学生几乎没有阅读的机会,阅读方法也不适当,教师们上课时满堂灌。此外,在课堂外进行的阅读也非常有限,阅读时间不够充分。由于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不高,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从而也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此外还对课堂教学效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培养初中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
        教师可以采取问题设定的方式,在学生中进行比赛,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们认真阅读,收集宝贵的历史信息。读书是找寻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通过这样的锻炼提升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们通过阅读学习知识,扩大知识的范围,了解不同民族群体不同的文化、习惯、历史以及其他方面的内容。这是学习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阅读的时候告诫学生们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循序渐进、耐心阅读,通过阅读找寻重要的知识,从而丰富自己的历史素养。
(二)掌握历史阅读的技巧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学生掌握历史阅读的技巧,从而在阅读时能更轻松容易把握到知识要点。本文将介绍以下三种方法:第一种,基本元素阅读法。学习并且学好历史,需要学生们熟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这需要很长的过程。

帮助学生有效、准确地掌握历史事实的方法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着其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四个方面。其中,经过和结果是客观的,不是虚假的。历史分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个基本要素,即历史现象或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这四个内容是必须记住的,记住和表达历史事件应该牢牢把握四个要素,并采取归纳法进行阅读,做到精确、完整。抛弃旧的阅读方法,例如背诵整词、整段及整章的文本,因为这样并不会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第二种,知识结构阅读方法。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多方面影响而产生的,其中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以及其他因素相互限制,相互影响。因此,历史发展过程应该被看作是整体,是充满活力的整体。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垂直线索与水平联系,明确历史发展的各个历史事件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位置。通过掌握全面的读书知识结构,同学们学习历史知识不再是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而是活跃的、联系的、全面的,知识水平能够从外部到内部逐渐提高。所以,在掌握了历史知识结构后进行阅读,采用结构性记忆方法,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逻辑思考能力,提升学习成果。第三种,练习导读。学校除了使用教科书之外,还有配套的练习册、地图等辅助工具。学生们则要通过这些辅助资料,好好阅读课文,掌握好课文的基本知识,核心内容和难点是什么,有重要的问题要一起讨论,知道什么是好的学习方法值得推荐。实际上,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配套练习,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师的建议,广大的初中学生肯定会掌握阅读的方法。
(三)进行反复的阅读训练
        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课文里的核心内容需要学生注意并认真阅读,一个句子、一个词语反复阅读,寻找关键点。现在许多学生不愿阅读,只是爱听,可是听了以后却常常忘记,到头来还是学不到历史知识,对历史失去了兴趣。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们读懂历史,感受历史。学生们应该掌握各种知识要点,强调核心内容。要正确识别出生僻字、名字、地名或书名等,避免写错别字。对一些过渡性的内容及补充文本的知识,要大体读一下即可,不必精读。通过反复的阅读训练,相信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历史阅读能力,丰富他们的历史知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初中历史课程教学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要想提高学生在历史课程中的阅读能力,需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掌握历史阅读的技巧,并进行反复的阅读训练,从而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以及较强的历史阅读能力。这不仅对他们今后的学生生涯有所帮助,对他们的生活或者工作也有一定程度上的作用,因此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凯丽.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文史融合的材料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71.
[2]芮友明.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6):119-120.
[3]刘学民.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0(34):211.
[4]申江.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探究[A]. 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2020年教育教学与研究论坛论文汇编[C].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