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沙月芝
[导读] 在高年级教学中班主任是管理工作的主导者,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实施者

        沙月芝
        云南民族中学,云南   昆明   650221
        摘要:在高年级教学中班主任是管理工作的主导者,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实施者,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制定合理的教学制度,在教学管理中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能够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班主任对学生的高效管理。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班主任;管理策略
一、抓好学生行为习惯这个关键点,注重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
        马卡连珂说:“严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只有严格要求学生,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对学生应严中有爱,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给予最大的尊重。高中班级是来自不同初中学校的学生组建而成,其学生带有不同学校的学风特点,同样也有各自不同家庭教育形成的特点。全新的学习环境和人际环境都是新的成长阶段的心理考验,需要时间去适应。步入高中阶段又处于“青春期”的发展期,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日常心态以及与父母、同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都有明显或强烈的表现和反应,如自我意识高涨、反抗叛逆心理、情绪多变敏感、对异性感兴趣甚至早恋等。面对这个时期学生成长身心特点,高中班主任在高中阶段要抓好学生行为习惯这个关键点,对学生进行养成良好习惯呢的教育。我国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养成性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应重点抓好高中阶段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学会自我管理,促进自主学习。
二、抓好高中学习上的特点与转变,做好方法指导
        较之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中阶段的知识综合性强难度大,知识结构的连续性和联系性更强更深。在高中阶段大多学科,特别是理科知识基本上都呈螺旋式的方塔垒积型,也就是说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的基础,对前面知识掌握得不牢或理解不透彻,常常导致后面知识学习的困难。随着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加深,要解决一个问题常常要用到几个章节甚至整本书的知识,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理论性增强。高中也更加注重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操作能力的养成。因此,高中班主任在高中阶段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和自主学习等习惯对高中学习成效的取得至关重要。
三、制定民主管理模式,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在核心素养下进行对高年级学生的管理,就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服从班主任的安排,还需要尊重学生的班级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民主管理模式的建设,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班级制度,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在制定相关制度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参与,结合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经历提出各种意见,并进行投票定稿,从而形成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制度,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维护自己的劳动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还减少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难度。同时教师也需要加强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管理,选择合适的班干部,大量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从而发挥学生的班级管理主动性,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实现对自身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组织各种班级德育活动,提高学生道德修养
        在高中教学中班主任可以实施对学生的德育管理,通过组织各种实践行动,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会课,给学生设置德育的主题讨论,让学生围绕着德育内容搜集资料,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对实际案例的展示,让学生可以切实体会思想道德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带领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如安排学生帮助清洁工人打扫卫生,让学生感受平凡工作人员的辛苦和不易,从而使学生养成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习惯和认识到爱护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五、抓好对家长教育指导的关键点,促进家校教育衔接
        全国优秀教师、人大附中王金战总结多年教育经验指出,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得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学生”。步入高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理,促使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度也达到了极点,压力、焦虑、盲从的心态不时地向孩子传递,经常表现为在向好的方面总是羡慕别人家的孩子、给孩子施加过大压力,把超越的希望一股脑儿压在孩子身上,盲从的给高中学生补课加担子等诸多现象。00后的家长大多接受过高中教育,自认为很懂得高中生活和学习,挤一挤压一压就过去了,使高中阶段家长很多都在误区中前行。作为高中班主任特别是在高中阶段最应该做好对家长的教育指导。
六、学生民主管理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完善,班主任需主动学习新的教育管理思想,构建全新的班级管理模式,以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在班级管理工作创新时,班主任可以构建学生民主管理模式,即学生自主管理,维护班级的学习秩序,保证各项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学生民主管理模式下,每一位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翁,都可以提出班级管理建设意见,推动班级管理水平提高。为保证学生民主管理的可行性,班主任需围绕着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班干部管理体系,通过班长、副班长、团支部、学科代表、班级内务干部的选举,保证学生班干部的整体管理实力。以往班干部选举时,并没有很好突出学生的民主权利,而是基于学生的学业成绩,由班主任进行直接委任,导致学生班干部的权威不足,无法得到基层学生的支持,影响到班级各项管理工作开展效果。

结束语:高中教育阶段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发挥出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有效性,可以通过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创新,深化家校合作模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在学生学习成长阶段,及时开展思政教育,促进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健康成长。通过民主管理构建学生班干部,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主动参与到教育管理工作当中,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班级管理主体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与思想发挥空间,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

参考文献:
[1]穆传新.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班主任教学管理有效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32-33.[2]李磊.新课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