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 石勇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

        石勇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东明中学,内蒙古  通辽  02832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在初中教学当中,体育教学是主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教育体制改革,需要不断地完善初中体育教学。为了增强初中生的体魄,培养他们的锻炼精神,学校应当不断地提高初中体育教学,但是,目前体育教学仍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论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提升其意志力。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教学;有效策略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困境
        (一)对体育认识存在偏差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为了锻炼学生的体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推动学生们进行全面的发展,学校应当十分重视初中的体育教学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初中生并没有完全的认识体育,对体育存在着误解。根据体育的运动地点可以将体育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学生应当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熟练掌握跳高、跳远等项目,掌握基本的运动项目和技巧,将体育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其中,学生比较重视室外的体育运动,往往忽视室内的体育活动,但是,体育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在进行室内运动时,学生应当仔细听取老师的讲授和评论,将知识进行相应的积累,最终使知识形成较为完整的系统,并且还要树立一个特定的目标,不断地加强自身品质的锻炼。初中生对于体育课程认知存在偏差,意志力较为薄弱。
        (二)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
        在初中教学当中,学校较为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学校也对文化课有些良好完备的教学方式,但是对于体育的教学还不够重视,而且教学制度较为缺失,很多的规定都是为了应付检查,学校和老师并没有进行执行和遵守,对于老师和学生,乃至学校而言,体育课就是让学生进行放松休息的课程,是让学生进行玩笑嬉闹的课程。长期如此,会使得体育老师教学热情耗尽,纵容学生进行玩耍,学生也会无视体育课的规矩和纪律,不重视体育课。除此之外,其他学科的老师也会利用体育课进行自身课程的讲授,学生将无法真正体会体育课的内涵和精神。
         二、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
        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体育老师应当采取相关的措施努力改变初中生对于体育教学的认知,帮助学生真正地认识和了解有关体育的知识,使得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观念,鼓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同时熟知体育的有关技能,不断地培养自身的体育精神,进而强化思想道德品质,推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并且,体育老师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品质,积极的引导学生去尝试以前没有进行的运动项目,学生进行自主锻炼,听从老师的合理安排,虚心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地进行自我突破和锻炼,加强体育精神的培养。


        
(二)培养优秀的教师团队

        想要提高初中体育的教学质量,一定要提高体育老师的教学能力,因为老师的教学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学校应当培养优秀的教师团队,进而优化体育教学的质量。学校相关部门需要严格遵守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对老师进行深入培训,定期的进行培训活动,进而进行相应的考核。使初中的体育老师可以不断学习和进步,使老师可以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鼓励体育老师进行不断学习,还要加强老师们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部分学校存在“重理论、轻体育”的情况,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仅仅是简单地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示范相关体育技能动作,或者将整堂课安排为自由活动,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际教学效率较低,体育教学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优质的体育课堂要求内容多样化、活动丰富化,而当下很多体育课堂设计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加之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并未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体育学习,导致体育课堂教学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课堂授课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要从几个方面入手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在讲授某些纯理论的概念时,可以结合相关体育新闻等,让学生通过观看、听闻增长见识;其次,在讲解技术要领时,要让学生理解和把握相关体育理论知识,如通过示范表演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记忆;最后,在传授体育动作技巧时,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学习情境,并根据相关动作技能为不同学生制订差异化的练习目标,帮助学生真正掌握体育动作技巧。
        (四)发挥榜样示范的激励作用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没有为学生树立榜样,预期的教学目标将无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将无从保障。由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激励学生,使学生树立热爱体育、刻苦学习的观念,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学习的意志力。教师还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善于发现教育良机并合理利用,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在执教《篮球运球》一课时,笔者在初始教学导入环节,以播放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NBA的比赛片段,再向学生简单讲述国内外知名篮球运动员的故事,让学生充分感受篮球运动的魅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在开展技术动作教学活动时,笔者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理解并掌握动作要领。在接下来的运球教学环节,笔者邀请一两名校篮球队的成员为学生做示范,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笔者还从技术动作的特点出发,对技术动作的难度进行合理控制,并适当拓展和延伸,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激励学生积极完成训练任务,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乐趣,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提升了学生的拼搏意志,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时,一定要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运动习惯,加强体育训练,体育老师应当重视体育教学中的问题,根据新课程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制订相关的措施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困境,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运动精神,全面提高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强. 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4, 000(030):92-93.
        [2]王艳超. 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