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生活化导入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黄 维
[导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课堂导入环节,

        黄 维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下村中学,江西  新余  338019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课堂导入环节,其在教学实践中,对如何有效地导入课堂进行了积极的探究。我在不懈的探究过程中发现,生活化的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还可以使其实现自主探究,以良好的状态走进美术课堂,从而有效地与教师互动,为美术课堂增添魅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生活化
        导入环节是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其有效的实施可以实现轻松自由教学氛围的营造,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到积极的美术学习状态。基于此,笔者立足美术此学科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尝试使用生活化导入的方式,实现课堂导入价值,为美术课堂增添魅力。
        一、重视民间美术资源的引入
        当前我国经济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一些国外文化涌入到了中国,很多初中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冲击与感染,导致我国很多优良的传统文化无法更好地继承、弘扬下去,针对这种问题,教师需要把更多的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到美术课堂中,以此来展现出中国人民的审美取向与文化思想,帮助初中生构建完整、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较为常见的民间美术艺术品,其中包括了玩偶、壁画、雕像、建筑、剪纸等,学生从生活、大自然中能够感悟到民间艺术的美好,逐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把所见到的民间美术意识展开二次创造,融入一些自己的想法与创意,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弘扬中华传统民间文化,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情感
        积极的学习情感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基本保证。同时,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作用下,还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在学习欲望的驱使下,自主地走进课堂,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学习任务。导入环节是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打好美术学习的基础环节。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会发挥生活教学的作用,结合教学内容,搜索生活现象,并借助情境创设的方式将其展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在体验生活情境的过程中,积极感知,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以“母亲节的礼物”为例,在导入活动开展中,我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展现了自主制作的“母爱伴我成长”此微视频。在这个视频中,学生可以看到,在小时候,妈妈每天抱着我们,哄着我们。当我们哭泣的时候,妈妈会安慰我们;当我们高兴的时候,妈妈会和我们一起开怀大笑;当我们沮丧的时候,妈妈会鼓励我们;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妈妈会守护在我们的身边,悉心照料……在如此熟悉的生活现象的熏陶下,学生会自主地调动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自己与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进行回忆。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以自身的经历为载体,实现了对母爱的感知,还对母爱产生了积极的情感。接着,我把握时机,引入新知内容:在回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母爱是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的。

母爱是伟大而无私的,那么,我们要如何将自己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呢?制作什么样的礼物才可以展现自己对母亲的感激呢?如此问题,使学生自主地对“母亲节的礼物”此主题进行探究,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深刻情感寄予到礼物中,进而提升课堂学习质量。
        三、引入生活细节,实施探究学习
        学生作为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其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身心发展情况,不仅决定着自身的学习效果,还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在身心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自我意识在不断地增强,渴望获取学习的权利,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事与愿违,在当前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大部分教师仍在一上课就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展现给学生,导致学生从一开始就不断地接受知识,由此很容易对所学产生排斥,也无法扎实掌握所学。基于此,为了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一般会在导入环节,为学生引入一些生活细节内容,使其在生活经验的驱使下,发挥自主性,掌握参与课堂的主动权,从而在与教师的积极互动中,为美术课堂增添魅力。以“标志的应用”为例,在导入活动开展中,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现了时限为两分钟的《logorama》此微视频,从而使学生在观看中,对标志设计建立一个感性的认知。接着立足微视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观看的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logo呢?这些logo在设计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呢?因为有微视频的辅助,学生很容易探索到问题答案,从而在畅所欲言中活跃课堂氛围。在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之后,我立足本校实际,向学生提出设计学校校徽的任务,并展现了这样的问题:如何设计校徽,设计校徽的理念是什么?以此驱动学生展开探究学习,积极地走进课堂。
        四、自制教具导课,生成有效课堂
        就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而言,教具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有效的教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还可以使学生在其牵引下,进入课堂,循序渐进地生成有效的课堂,从而提升美术课堂教学质量,为课堂教学增添魅力。在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念的指导下,我在组织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时候,常常会在导入环节,结合教学所需,为学生引入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并将其制作为教具,进而使学生在其辅助下,进行探究和学习,从而推动课堂的发展。以“巧扮文具”为例,在课前我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纸盒,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文具,在导入环节将其展示给学生,并提出问题:如何制作此文具?从而引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究。、
        五、结语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结合,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积极性,自主进行学习各种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美术课堂的高效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作用,以生活情境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生活细节引发学生的探究,以自制教具生成课堂,从而为美术课堂增添魅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缪晓红.初中美术课堂导入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J].教育观察(下半月),2020.5(12):110+114.
        [2]杨颖.初中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8):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