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娜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摘要】在当前体育教学改革优化环境下,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营造代入感强的教学情境,制定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使用更加现代、科学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掌握体育技能,感受体育运动所蕴含的精神理念和文化素养,优化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从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价值出发,从利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趣味和营造教学情境等多个视角,综合探究具体融合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教学;策略探究
在体育教学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能够创新教学课堂,培养学生形成积极、自主学习的良好心态。为此,老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及时补充教学视频,探索具体融合策略,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协作探究”的全新体育教学课堂,使学生在自由探索的学习空间中,发现个人爱好,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
一、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融合意义
(一)充实课堂教学元素,改善学生的体育学习认识
传统体育教学多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方式多为教师的语言讲述和动作描述,教学顺序多为老师先进行动作示范,学生随后按照老师示范和个人理解进行模仿。教学内容单调、课堂趣味不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尤其在信息技术“助力”下,视频、声音和图片等多种资源都能够应用于体育课堂中,实现了体育教学的“立体”扩容,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课堂学习的乐趣,实现了从兴趣向习惯的全面升级。
(二)变革学生学习方式,更好发挥教师作用
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特征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重要要求。将信息技术融入体育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充足的学习空间和丰富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从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化为主动学习,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探寻个人的学习兴趣。同时,在传统体育教学时,教师为使学生更好掌握各项教学内容,只能以主导课堂的形式向学生讲述教学内容、解答学生疑惑。因此,在当前体育教学创新过程中,老师通过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该技术的应用优势,加速技术与课堂融合,使老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实现“几何”倍增。
(三)规范体育教学动作,凸显课堂教学的难点与重点
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要学生掌握规范的动作姿势。传统体育教学时,体育动作主要依赖老师示范,既无法确保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动作,也很难有效确保动作教育的质量。因此,老师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合理制作体育教学课件,能使学生更为直观、形象的理解体育动作,凸显体育教学的难点与重点,让学生更好掌握体育教学内容。为此,在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时,老师要继续探索信息技术的融合路径,切实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体育教学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了未来体育教学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信息化发展背景下的产物,高校体育教学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不断地开发和构建网络平台,丰富网络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手段的先进性,从而完成平台教学体系的构建。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教师还沉湎于现状,所以不太愿意主动去学习,不具备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此作为学校也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要能够为学校的体育课程网络平台构建提供一些物质上面的支持。高校体育课程网络平台的设计和建设是需要我们精细的进行思考和安排的,其中包括了结构和内容还有功能上面的设计。在平台知识结构的设计方面我们应该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层次性,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而在功能设计方面要强调便捷性和简单性,真正的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可以对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保证在平台上面顺畅的进行交流。
(二)更新教学理念,构建“技术 + 体育”的融合课堂
教师必须从信息化时代环境出发,提高技术与体育融合的价值认识,及时更新体育教学理念,完善平台,构建“技术 + 体育”的深度融合课堂。为此,首先,学校要切实提高应用信息技术开展体育教学的价值认识,通过完善信息化投入,为教师更好开展体育教学搭建新平台与空间。其次,要注重丰富教师的信息化思维,通过培养老师的信息化操作能力,使老师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课堂。最后,要灵活使用信息技术,对体育动作与理论教学进行合理分解,通过设置师生互动交流平台,使老师更好掌握和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有效发挥该技术的沟通优势。
(三)创新教学模式,构建“趣味 + 形象”的生动课堂
为实现体育教学的最佳效果,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聚焦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趣味 + 形象”的生动体育课堂。因此,第一,老师要注重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优选、精选教学素材,通过对教学实际、学生实际进行综合研判,选择贴近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形成必要的兴趣。第二,老师要注重变革体育课堂形式,在动作示范教学时,从传统的老师示范升级为录制教学视频、演示经典视频和学生示范等多种形式相融合的教学形式,学生能够更为丰富、立体的感受和掌握教学要求。在互动上,要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注重利用信息化平台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第三,要为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提供良好的空间,特别是允许学生根据信息化平台,自我探索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实现体育教学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有效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与体育素养。
总结: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之间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融合优势更加明显,尤其是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有效补充体育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要素,打破传统固化的“示范 + 模仿”形式,塑造“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课堂一直是融合“短板”,多数体育老师缺乏熟练的信息技术和必要的融入思维。据此,未来要重点探索信息技术与体育课堂的融合模式,及时融入时代环境,改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海英.信息化兴趣化情景化: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策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10):91+128.
[2]李军.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48.
[3]秦丽,王明哲.信息技术应用对体育运动的影响探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1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