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
毛立强
湖南省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路口校区,湖南 长沙 410142
摘要: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信息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现代化最重要、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对处于经济、社会、科技、教育链环中的中等职业教育顺应信息化潮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行职业教育系统进行全方位改造,把握信息化带来的无穷的机会,完成职业教育的历史性变革。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以及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加强,人类对自己生存环境的绿化、城市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直接导致了园林管理人才的缺失。中职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正好适合这一缺口,但是学生自身存在很多问题:理论知识学习差、没有实践性经验等,因此学校性如何培养出园林技术方面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成了一个重要话题。
一、中职园林技术专业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
目前,中职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基调是从接受型向探究型(建构型)模式转变。若学生在学习中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或是以某种目的为目标,那么与开发人的创新性无异。这种教学模式会让学生逐渐地丧失自我体验,学习陷入迷茫之中,其自主性与生产性思维被阻断,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但是,以现代职业教育需求而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更多创新人才,使其全面发展是教育改革的目标所在,下面笔者将从三方面论述。
(一)教师角色的有序转变过去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就像是整堂课的掌舵者,整堂课下来,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少之又少。在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要逐渐摆脱控制者的身份,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督促者,协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同时,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互相合作,在学习中共担责任。教师更多是发挥激励、协商的作用,而非成为课堂上的绝对掌控者。开发和教学期间教师还要学会和其他老师合作,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新技能。
(二)学生角色的有序转变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几乎处于被教师控制的位置。基于新课标理念,在积极提倡学生主体地位落实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慢慢地成为学习的管理者。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学习目标等来控制进度,必要时寻求同学或老师的帮助,体现出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角色的转变,可以让学生对知识开始进行主动探究,而非被动,他们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来对新的观点产生过程展开研究。
(三)教学方式的有序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与现代教学显得格格不入,其改革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第一,交互式方向。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还需要教师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能够被激发出来,使其可以主动参与其中。教师还需要对现在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加以深化,以便与学生进行深度沟通,也给学生提供学习互动的平台;
第二,自主性方向。教学只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适宜其学习的环境,做到对教学环境的科学建构。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经验,激励学生来学习专业知识。
二、中职园林技术专业信息化教学的不足
(一)实践教学意识尚且欠缺中职园林专业是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可以指导学生的实践,深化学生对植物方面知识的理解,进而让教学质量可以有所提升。但实际上因为中职学校部分条件达不到要求,会导致实践教学的开展遇到障碍。究其原因,是因为本专业师生对时间教学并未有较高的关注度,很多人认为实践教学并不是很重要。因此,在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时,大部分人会持有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使得实践教学的意义逐渐丧失。
(二)实践教学形式尚未统一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是呈一种较为自由散漫的状态,从其根由上来说是和学生不重视实践课程有关系的。教师方面对此并未进行有效遏制,可能会导致事情恶化。身为一线教师,很多人在教学实践的形式上面并没有进行很多的创新,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对于学生学习来说并没有进行很好观察,致使学生的创新性与主动性有所降低。
三、中职园林技术专业信息化教学举措
(一)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能力教学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逐渐发生变迁,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加以注重,给他们提供可以施展的平台,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能够唤醒学生学习一时的,也可以提升其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具体实施方案可根据组员的构成,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设计并安排相应的主题,引导学生共同完成课题的讨论和研究。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在团队合作中实现的,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植物的印象,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构建健全的教学评价机制对于传统教学来说,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主要是实验报告与考试成绩等,不论是学校或是教师,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关注度都还不够,致使期末考试结果丧失了很大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的优化,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植物鉴定与评价集,按照高校实际教学情况,给学生提供实物与样本等资料,对学生进行定期考核,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二,采集与制作标本时,可以参考所要收集植物的标本数量与质量,分别于集中实践和分开实践中来进行;
第三,学习态度,对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现在评价过程中,当然,在早期,教师需要积极引导,使学生学习态度端正。
四、结语
中职园林技术专业教学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作用,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积极引导学生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的高度重视,具有促进作用,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还可以设置评价的方式来设置相应的百分比,分数,来刺激学生更好地付诸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 童丽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7(03):1-2.
[2] 孙丽娟.园林高职教育改革之我见[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19(02):23-24.
[3] 李佑成.职业院校园林专业的现状与教学改革探索[J].南京农专学报,20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