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梁利辉
[导读]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知道,语文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是有机的整体

        梁利辉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县直第二初级中学,河南 洛阳 471300
        摘要: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知道,语文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是有机的整体,缺失了哪一个环节也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教师应该进一步地意识到,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提升,一定要抓好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本文就提高初中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提升;教学探究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对初中生的性格、价值观念等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老师要摆脱传统的观念并帮助学生摆脱所谓的框框架架,去体会阅读的乐趣,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生活与情感,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信心、乐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初中语文的阅读、写作教学质量。
        一、关于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现状分析
        多阅读的好处不言而喻,但处在二十一世纪的时代背景下,初中生从阅读中发现奇妙之处的能力有所欠缺,这使得他们对阅读不感兴趣、写作水平一般,写作内容缺乏真实性,出现了假大空的现象。如今网络越来越普及,快速阅读充斥着整个社会,初中生可以快速的通过手机等途径获取信息,这使得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对教材中的经典文章进行阅读,使得学生降低了阅读的乐趣。另外,教师并不鼓励学生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认为他们把教材的阅读做好才是最重要的,这造成他们片面的理解课文,阅读面窄。如今的教材辅导资料中有很多对初中生阅读有好处的书,老师却很少推荐学生阅读,使得写作的内容也变得平淡无奇。其次,在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中,老师仍没有摆脱传统的观念,仍注重应试教育,让学生大量的进行阅读练习,每天要完成堆成山的课堂作业与训练。他们的阅读内容全部是与考试相关联的,这样的教学使得他们的阅读成为了一种功利性的行为,而不是热爱生活的体现。写作教学方面,老师的教学则采取模板式教学,教授的都是考场作文框架形式的,并对学生进行高强度的写作训练,只注重写作高分技巧的教授,使得学生的写作表现出千篇一律的模式,大多属于对范文的改写,表现不出任何对生活的追求,写作的内容则大多属于套用别人的经历,造成内容虚假、结构单一、没有真实的情感,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初中生的生活本来是多姿多彩的,但写作中却完全体现不出来。
        二、提高初中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开展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教学
        阅读是培养学生个性化行为的途径。老师在教学时要理解教材虽然是必须的,但不能单纯地教教材。阅读是生活的延续,能够帮助学生热爱生活。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老师要走出书本,走进生活,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情境。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典好文,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划出来、积累到笔记本上,有异议的地方进行标记,还可以进行阅读后写感悟等,这个过程不是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同时在阅读中进行写作的锻炼,阅读与写作其实是密不可分的。读与写其实一直是相统一的,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就是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学习。


        (二)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平等的,老师要学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针对阅读材料《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如果人类真的拥有了尾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并引导学生通过多进行阅读来理解这个问题,最终理解人类有尾巴或许不是一件坏事。不仅如此,随着网络的普及,老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阅读积极向上的书籍。
        (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阅读与写作素材
        如同艺术源于生活,阅读与写作也是来源于生活的。初中生要学会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老师也要组织学生在无法把握阅读的疑难点、热点时,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讲解与季节相关的文章时,可以领着初中生深入大自然直接感受,从而深刻体会阅读中的文字。老师需要传授的是阅读与写作的方法、技巧,包括如何的精读、泛读,如何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而不是只传授知识点、写作模板。老师要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给初中生推荐阅读书目;定期的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包括开展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阅读讲座、阅读讨论会等等,还可以用生活中的熟悉的事物进行演讲、辩论,将教学与生活相融合,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阅读、写作。
        (四)借助信息技术手段
        信息化发展飞快的今天,互联网技术在教学领域越来越普及,学生阅读的方式更加多元化,阅读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这使语文阅读的教学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还有很大一部分语文老师因为长期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存在着偏差,不能够转变思想,认为阅读就是单纯地学习所读内容的过程,不能够将学生的思想带入教学当中。这种教育思想严重地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只是把阅读当作教学工具,所以很多语文教师经常会出现将文章分解成几个部分,使学生理解困难,不能够理解文章的涵义,导致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大大下降。我们应该针对这一点,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运用互联网思维,改变学生的阅读方法。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兴趣阅读。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观察学生阅读时的情绪变化。最后语文教师要在学生阅读的同时培养其写作技巧,加强学生在阅读时对文章主旨、情感、写作手法方面的分析;加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加强学生自我情感的抒发。语文教师应该将这三点结合,改变阅读方法,巧用写作技巧,为学生以后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写作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不能通过一味地训练来教学,写作也是,这样只会导致学生在阅读中将学到的固定答案又原封不动的还给老师,写作只会照抄照搬。所以初中语文的阅读和写作教学要体现开放、创新性。
        参考文献:
        [1]刘文斌.浅论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9(08):90-91.
        [2]詹天军.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一体化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