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
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蜘蛛山学校,辽宁 阜新 123131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可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沟通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合作能力是指人们为了共同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中,所需要的协调、协作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中通常有明确的研究主题,基于主题设计可行的活动方案。通常以目标、任务为驱动,学生需要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任务,教师需要抓住这些契机引导学生高效合作,以目标完成驱动学生研究,可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综合与实践;沟通;合作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合作的指导作用与价值,注重合作能力的培养,具体的手段包括提高小组成员主动合作意识、强化小组成员责任意识、学会评价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一、自主结合,提高主动合作意识
学生围绕主题,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进行探究。活动中,教师不强行给学生分组,而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组成小组。在小组成立之初,教师应引导学生强化小组意识,形成集体意识,让学生融入到小组中,这样学生之间的合作才能更深入和真诚。同时,组建之初需要一个富有特色的队名,制作队牌队徽,将形成小组的奋斗力量和目标。在讨论队名和口号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就初步形成了。
二、正面评价,提高良好沟通能力
小组成立后,教师要先向学生强调合作的基本素养:善用询问学会倾听、求同存异学会赞美。善用询问、学会倾听,别人在发言时候,能及时记下要点,有不同意见时,不打断别人,能在别人发表完意见后再礼貌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所以会倾听会提问,为小组有效沟通讨论奠定了基础。学会赞美,让每个人都感到被尊重被认可,才能更有自信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促进有效沟通。每个人的学识和成长经验经历都不相同,一定会存在不同的声音,教师要引导孩子从别人的发言中找出亮点,而不是一味地排斥反驳。
三、明确分工,强化团队责任意识
明确的分工是有效合作的保证。社会心理学家拉塔涅经过研究发现:由于其他人在场减少了人们干预的可能性。责任扩散就是把责任分散给众人,这样一来自己的责任就减轻了。当别人不采取行动的时候,便认为自己也没有采取行动的必要了,从而造成了拖拉、效率低下的结果。
首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和责任划分,强化树立小组长的角色意识。
小组分工中,许多成员都争着想当小组长,教师强调小组长必须要有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有领导力和协调力,实践过程中还需要很强的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的推进者。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推选组长,组长合理地为组员分工,保证每个组员都有任务,要对组内有困难的成员给予一定的照顾,让他们肩负一些简单能完成的任务,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和自信。组员要服从组长的安排,支持组长的工作。
其次,小组成员应该是动态的。要定期轮换组长或发言人,这样可以让每位组员都有表现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改变了固定小组长和中心发言人的模式,要求组长、中心发言人每个小主题轮换一次,这样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角色的互换轮换可以提高学生的新鲜感,提高合作的效率。
最后,一定要在研究方案里要明确每个人的任务和完成时间。有时候尽管主题确定了,小组也成立了,如果学生之间没有明确的责任和良好的合作沟通,成员之间将会很容易出现责任扩散的现象。因此研究的开展之初,根据成员的兴趣、能力和个性,教师应该引导小组成员制定详细具体的研究方案,越细致越好,每件事落实到每个组员头上,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每个人都意识不到自己的责任,造成“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局面。另一方面,成员之间的任务明确,并不表示学生要独立地为活动的一部分负责,他们的不同分工都是围绕着主题来展开,共同构成一个研究活动的整体,是所探究问题的有机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四、突出小组学习核心
在小组合作学习期间,对于小组合作的教育实质来看,教师需要针对性的进行活动改进,同时在活动设计方面突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特征,无论是授课、备课还是作业的布置等方面,都需要从小组合作的学习角度着手。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需要保障问题不仅具备针对性与建设性,同时还需要带有合作价值,促使学生围绕着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从而发挥小组合作的教育价值。另外,在小组分组期间也需要保障分组合理性,尽可能确保每一个小组维持同等学习能力,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活动策略,从而保障小组活动的实效性。例如,在《包饺子》这一活动过程中,活动内容主要是以包饺子、煮饺子以及吃饺子等为主,同时部分教师会采取竞赛的方式进行活动,在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做好小组之间的交流沟通,引导并帮助学生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功能与作用,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在特色饺子竞赛中可以鼓励学生想象饺子的形状,并以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照顾到每一位小组成员,提高活动质量。
总结
综上所述,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所以想要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往往需要学生们之间协力来完成,在这个完成的过程当中,每个学生都会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为了将问题加以更好的解决,大家群策群力,面对着不一致的意见,学生们为了更好的将活动中的任务加以最好的解决也会学着彼此协商,进行沟通交流,这样一来,在这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小学生们合作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谢静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合作的指导方法探究[J].新智慧,2020(05):82.
[2]胡志平,唐书艳.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加强小组合作学习[J].新课程(小学),2019(01):153.
[3]王玲玲.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J].考试周刊,2010(46):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