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活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粟惠
[导读] 随着当下社会生活以及教育活动的发展,活动式的教学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主张

        粟惠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大同星沙小学,湖南    长沙    410100
        【摘要】随着当下社会生活以及教育活动的发展,活动式的教学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主张,这种方式也在当下的教学生活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基础的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当下的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体验活动法越来越重要,而且发挥着自身独特的优势。通过活动教学法,来教授学生《道德与法治》,让整个《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更加生动活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培养他们的基础学识,而且还增加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共同发展。本文基于小学的教学经验,浅谈体验活动式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关键词:体验活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体验活动的教学法是通过主体互动的方式来构建整个课堂,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把教学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老师扮演着辅助的角色,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促进他们的主体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通过教学体验活动实践,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认识到:体验式教学的方法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方面,更有着极为深入的影响。
        一、围绕教学目标,开展体验式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体验式活动的教学法在整个课堂中的应用有着良好的效果。通过学生之间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深入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意义。但是,教师在进行课堂体验式活动设计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的书本理论知识,不能够完全脱离教学知识,而盲目地开展体验活动。要时刻认识到,教学目标是基础,我们应该记在心中,以此为中心展开合理的设计。比如,在学习 “学会反思”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应该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让孩子理解反思的重要意义,感悟反思的方法途径。在课程设计时,要让孩子们亲自去感悟学会反思的好处。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去做一场游戏,可以在小组之间开展辩论、比赛,通过这样的亲身感受,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学会反思的价值,引发他们对于某些事情的思索,探索其中的意义。通过比赛的结果,教师应该合理引导学生思索其中的原因,无论输赢,都需要认真反思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并写下自己的反思体会。

教师的教学目标要时刻明确,在课程教学前,设计好本课堂的教学流程,通过体验式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对《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的理解更加的深入,不断巩固课堂知识点,提高它们学习的能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体验式情境
        当下社会更加重视学生品德的培养与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生活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经验很少,在生活中已经养成了一些行为习惯,而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展开进行教育和提高的。所以教师要积极合理的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程与他们的生活实际存在一定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能力,不过整个课程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生活表面,还是应该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让学生通过课程,可以真正的学到一些道德法治知识。所以,教师在对体验活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考察他们的生活视角,立足于生活实际,让体验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好体验活动时机,加深道德认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把握体验活动实施的时机,让学生在体验活动的同时,可以形成自己独有的价值认识,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所以,老师在实行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安排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情景之中,如果老师处理不好,结果便会适得其反。例如,让学生在体验残疾人生活的过程之中,如果他们对于关爱残疾人生活的情感还没有充分的激发出来,就让学生们体验游戏。那么,学生仅仅通过游戏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并不会真正地从心底里体验到残疾人的不容易,就会出现一种嘻嘻哈哈、大呼小叫的场面,完全失去了活动本身的意义。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体验活动的时机,让整个《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可以呈现一种良好的结果,在感悟中进一步体验,让学生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对其今后人生的发展会有深刻的影响。
        结束语:活动式教学方法,是在当下社会发展的情况下,为适应教育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在当下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学会合理地运用这种教育形式,让其发挥最大的价值。重视体验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究问题,在活动中学到知识,让教师能够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会琴.通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漫谈[J]赢未来,2017(21):363.
        [2]陈留明.基于《道德与法治》活动教学的教师主导作用探究[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8.1(2):191.
        [3]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