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庆职 刘猛 陈金源 杨维瑞 罗克辉
广西北流市山围镇初级中学,广西 北流 537404
【摘要】近些年来,为了使中小学德育工作进一步深入,国家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将素质教育作为教育重点。并在此基础上,相继颁布了思想道德建设意见,使教育改革可以有准确的依据。这些政策充分展现了教育为基础,德育为首的办学思想。受以往观念的影响,教育者普遍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对德育教育相对比较忽视,应试教育始终是教师和家长的最终追求。如何从根本解决德育问题,加强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力度,尤其是留守寄宿生感恩教育,已经成为农村教育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初中;感恩教育
一、新时期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不够。
虽然已经处于新时期,但是农村中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没有进行有效的创新,始终停留在以往阶段,对德育工作缺乏了解和认识。主要表现于德育工作方法比较单一,对实践教学比较忽视,教师只是以讲解为主,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影响下学习知识。受以往思想的禁锢,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没有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备受压抑。在进行教育时,有时教师会对学生进行责骂,当学生出现错误后,对学生缺乏耐心。
(二)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留守老人无力管教
学生如果自身存在困惑和疑问,都会选择向家长求助,但是由于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导致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对于精神培养相对比较忽视。家庭因素中另一主要的问题就是儿童和留守老人的问题。目前城市经济发展变化性较强,很多农村的劳动力都会选择到城市谋生,将儿童和父母留在农村,由于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其又普遍缺乏关爱,对老人的管束根本不会在意。而留守老人由于教育观念比较守旧,又没有足够的知识,很难对儿童进行有效的德育。于是很多农村地区的儿童在初中阶段,依然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道德意识非常模糊,在学校也不能服从教师的教育。
(三)社会舆论对师德的影响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德育工作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德育工作者的个人素质与社会要求还存在很大的距离,需要从根本进行提升。例如,在当前农村初中德育工作中,社会舆论对师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教师普遍认为德育工作就是自行研究,德育工作理念相对比较滞后。认为德育只是讲述道理的教师大有人在,因此教师在师德方面还有所欠缺,其已经成为影响德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另外,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对物质和享乐更加在意,成为教育者追求的主要生活目标,在工作中对待遇更加看重,觉得农村地区教育环境差,对工作缺乏热情,没有切实履行自己作为教师的责任,对待学生缺少关心,不能尽到教师的义务,只是对学生进行一味的批评,坚持以个人利益为基本,没有集体主义观念,这些都会教师的师德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导致德育工作进展缓慢。
二、农村初中留守寄宿生感恩教育培养策略
(一)加强德育思想宣传,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在新时期农村初中学校应该加强德育思想的宣传力度,使教师可以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为留守寄宿生展开感恩教育做下良好的铺垫。同时,可以对教师现有的教育观念进行革新,打破以往观念的束缚。主要可以表现在农村初中学校需要对所有教师进行德育思想的宣传,使每个教师都可以从思想层面接受并重视德育工作,在教学过程,需要弱化自身的主体位置,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占有重要部分,将实践作为教学开展的主要内容。积极转变教师观念,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摒弃。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必须以耐心和教育为主要的教育原则,不能对学生责骂和体罚。新时期的教育必须以教育为主要的目的,严格与耐心并存。同时在教育学生时,需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考虑,使德育工作可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和价值。
(二)强化家庭学校之间的信息沟通,实现共同合作
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非常关键,可以使家长及时了解。为此可以结合实际,尽快建立学校学生信息反馈机制。使家庭可以发现问题,及时与学校进行交流,使学生成长可以受到学校和家庭的双重保护,使学生及时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完善自我。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每年与父母见面的时间非常有限,主要由老人负责孩子的教育,针对该问题,学校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教师可以定期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有及时的了解,并将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家庭可以对学生的情况有必要的认知,并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三)重视班主任的师德建设
如何培养年轻班主任,使其成为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需要从多方面进行,选择每周固定的时间召开教师经验分享会,让优秀班主任进行案例剖析。并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教师应该肩负的责任进行明确。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学习,使其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并结合实际,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年轻教师可以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提升工作的热情。通过激励机制的刺激,可以使教师产生内在强大的动力,继而对其转化,投入于实际工作中。在进行激励时,可以以目标激励为主,使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制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努力。
教师可以直接参与学校管理,在学校进行重大决策之前可以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从而激发年轻班主任的工作信心。再次,从情感方面对其进行激励。在生活方面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帮助解决其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教师可以与学校团结一致,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勇敢承担责任。只有使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才能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德育,以自身行为对学生进行影响。
结束语:综上所述,新时期德育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重视,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建,才能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胡佳,朱艳芬.分析初中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171-172.
[2]丁耀武,胡艳丽.农村初中班级德育工作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8):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