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创新理念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黄海华
[导读] 小学是启蒙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

        黄海华
        重庆市酉阳县清泉乡中心小学校,重庆 酉阳  409835
        摘要:小学是启蒙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学校是实施思想教育、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机构,是培养人才的地方。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小学班主任必须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中改变传统固有的教育理念,在德育工作方面要有所创新,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新的思想教育理念会带来新的教育途径,对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将会产生有利条件。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思想教育;创新;和谐平等
        人的一生有几个重要的转折点,小学就是一个人人生中学习知识、塑造人格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正处在青春的叛逆阶段。因此,这就需要他们的班主任要有耐心并学会包容。小学生所受的思想教育决定了他们今后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追求、对金钱的认知。这三种看法也会影响到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影响着他们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我们生活在一个创新的世界里,国家现在也在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新的教育形式下,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个班的领头人,也是学生最好的朋友,是学生健康成长路上的保护伞。为此,班主任给予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要融入创新的内容。
        一、更关心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现在的小学生压力很大,不仅有学习的压力、家庭的压力,还有社会的压力。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是因为当代“应试教育”的影响。学习压力大会使学生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找不到方向。在这个时候,班主任就要关心呵护每一位同学,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例如,班主任应该每天巡视班级和宿舍情况,通过对学生的细致观察并与其聊天才可以了解学生的精神压力。很多学生为了能考一个好成绩而放弃了午休时间,在教室看书。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理解学生想提高分数让成绩更好的想法,但本来小学的学习任务就很多,这样消耗学生的身体健康肯定不会有好结果的。为此,作为学生的引路人,班主任应该找这样的学生谈谈心,在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想法后,给学生一个可靠的建议,帮助他们合理安排时间,使其学会劳逸结合。个别的农村学生是留守儿童,还有的同学家庭残缺。他们不是有继父,就是有继母,或是失去双亲,因而缺乏家庭教育,心理不健康,性格古怪,对学习丧失兴趣,人格不健全。为此,教师应该多多关心这类学生,防止他们沾染社会不良风气。
        二、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想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必须要做到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享受同等待遇,不能因为学生成绩好坏而差别对待,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开展平等互动,把学生当成朋友。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只有和谐平等,才能相互信任。例如,有的学生成绩不太理想,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时,班主任的态度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应该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让差生找到学习的兴趣和自身的闪光点。另外,班主任更应该有乐于付出的心态,加强对班级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虽然年纪小,但对于班主任是不是爱他们、关心他们心里其实是能感觉到的。班主任应该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出发,关注学生的各种需求,平等爱戴学生,不要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态度强加给学生。

班主任要多发挥学生的长处,增加其在班级中表现的机会。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尤其是对那些有生理缺陷的学生,班主任更不能歧视他们,更应该对他们多加关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与学生建立全新的师生关系。
        三、提升班主任自身的人格魅力
        班主任不仅仅是教师,更应该是教师中的拔尖人才。班主任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人格魅力,时刻跟上国家的教育步伐,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例如,班主任可经常和优秀教师交流经验,积极参加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讲座培训等。另外,班主任不管是学习知识,还是做人都要做到以身作则。平时除了上完学校规定的课以外,班主任也应加强自身学习。下班后,班主任可利用闲暇时间多看一些有关学生心理教育的书籍。这对了解学生心理,帮助其建立健康的心理观点,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以及对自己以后的德育教育教学的帮助是非常大的。班主任应该更加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的知识更加渊博,处事态度更和蔼,并不断地在教学过程当中进行反思和总结,记工作日记,丰富自己的学识,灵活调整工作方法。只有“学高才能为师”,才能让学生信服。班主任要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通过自己的治学态度、行为习惯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把自己的全部才能和一些做人的道理耐心地输出给学生。这样,班主任才能做好学生成长进步路上的带领人。
        四、班主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
        首先,班主任在和学生家长沟通开始前,应该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比如留守家庭、离异单亲家庭等等,这样能够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不会因为不了解实际情况而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也避免给学生造成较大的伤害,从而可以全面的提升沟通的质量 ;其次,在和学生家长沟通过程中,应该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禁止存在收受贿赂的行为。同时还需要保持以礼相待的基本原则,不能将任何学生的问题都归结到家长身上。要重视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工作,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以更好地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最后,班主任和家长沟通的过程,避免存在高高在上的态度,要尽量地放低姿态,选择良好的沟通方式,将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全部告诉学生家长。将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并且确定合理的处理方式,希望可以家校联合,促进学生更加快速的成长,不仅促进学生的成绩提升,还需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的今天,小学生的思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创新。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与时俱进、让班级管理工作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班主任要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来优化班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健康、和谐、有爱的环境中生存。班主任要把教育的智慧融入到班级活动实践中,提高小学思想教育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敏霞.如何做好小学的班主任工作[J].文学教育(中),2018(12).
        [2] 王义生.浅析小学班主任工作点滴谈[J].青年文学家,2018(17).
        [3] 孟宪辉. 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的“角色转换”[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