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观澜湖幼儿园 海南 海口 570100
摘要:大多数幼儿都存在心智不够成熟、认识不够充分、思想比较浅显,但好奇心较强、求知欲迫切等特性,这使得其对于游戏元素、游戏活动、游戏场景等普遍有着更为浓厚的兴趣、饱满的热情。而且,随着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作用的发挥、功能的彰显,幼儿教育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自会获得切实提升与充分增强。既有助于幼儿教学质量的提升,又有助于幼儿发展的满足。因此,教师在开展幼儿教学、落实幼儿培育时,应该以游戏教育为引领,通过对诸如音乐游戏、区域游戏、主题游戏、多元游戏的融合与渗透,促使幼儿在游戏教育的驱动与推动下,更好开掘认知潜能,切实激活发展夙愿,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关键词:幼儿教学;游戏教育;应用;研究
幼儿阶段是每一个孩子思维开启、认识提升、夙愿实现、素养塑造、发展实现的关键期与奠基期,而游戏教育的诸多特性、功能、作用等,使得其对于幼儿教学效能的提升有着更为显著的作用与更为重要的价值。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幼儿教学指导时,应该加强对诸多趣味性、创造性、互动性、探究性教育游戏的应用与借助,促使幼儿在多元且丰富的游戏场景、活动、素材作用下,科学辨析客观事物,合理开展想象,逐步激活认知思维,更好增强自身技能,塑造良好身心状态。同时,为了切实激发游戏教育作用的发挥,教师在游戏教育应用中应该加强研究与分析,寻求突破与变革,将诸多蕴含创造性、探究性、发展性的教育游戏科学应用至幼儿教学的方方面面,促使幼儿在游戏教育的带动下更好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实现自我。
一、借助音乐游戏,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幼儿教育教学领域的音乐游戏,普遍具有声情并茂、感染力强、影响力大等特性,其可以于无形之间克服幼儿教育教学环境的单调性、枯燥性、乏味性,给予幼儿丰富且多元刺激。而且,应用音乐游戏开展幼儿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达到开发幼儿智力、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一方面,应该注重对于音乐资源的选择,使诸多与具体游戏活动主题、内容、要求等契合的音乐融入幼儿视域,让幼儿在音乐的驱使下重拾童真、童趣,感知美好、新鲜,提升能力、素养。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对于幼儿需要的兼顾,多观察不同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反应、表现情况,对不同幼儿开展必要性指引、帮助,使幼儿在精彩、丰富、多样的音乐游戏中提升学习兴趣,释放认知夙愿。例如,在构建角色扮演游戏时,教师可以即时融入儿歌《牧童》,让幼儿在聆听中感知“牧童”放羊时的欢悦与快乐。随后,在出示视频,就“牧童”放牧时的场景直观呈现。最后,组织幼儿在充分想象、联想的基础上自行扮演角色、创编游戏,在协作与展示中借助自己的肢体、语言、表情等真实还原《牧童》情境,于无形之间实现对于思想、情感、认识的调动。
二、利用区域游戏,满足幼儿发展需要
与诸多传统游戏相比,区域游戏更利于幼儿各方面能力的训练与激发,也更加符合幼儿发展需要。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开展区域游戏的方式,组织幼儿自行构建活动区,自主决定活动的位置、空间、场景,自行选用活动的素材、道具、资源,并鼓励幼儿参与至游戏活动规则的制定,实现对于幼儿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达到切实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要的目的。待到幼儿按照自身需要完成辅助性游戏构建后,再由教师来设计游戏内容、目标、方式,组织不同幼儿在同一区域内参与区域游戏,感知游戏乐趣,实现夙愿释放。
例如,在探究性区域游戏设计时,教师首先将诸如回形针、磁铁、积木、橡皮泥等游戏物品分发至不同幼儿手中,接着创设游戏情境:孩子们,老师刚才在分发游戏道具时,不小心将一枚“回形针”掉在了地上,大家能分组帮助老师找到这枚回形针吗?待到幼儿自行找寻一段时间却无果的情况下,教师再次提示:其实,在老师刚才发放给大家的物品中,就有找到“回形针”的工具,大家能不能发现它,并利用它找回这枚“回形针”呢?此时,很多幼儿都会逐一尝试。最后,再由老师引入教学主题--“磁铁的秘密”,指导幼儿了解、感知磁铁的特性、作用等知识,实现对于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融入主题游戏,增强幼儿动手能力
每一项成功教育游戏的开展,都蕴含着教师的心血与幼儿的配合。而很多具有针对性的主题游戏的开展、设计、组织,则可以使幼儿的动手、动脑、观察、探究、理解等综合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因此,为了切实提升幼儿积极动手、敢于创新、认真思考、研究探索等综合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融入主题游戏的方式,将具体教学内容与对应游戏主题有机衔接起来,带动幼儿在实践、操作、感知、体验中学到新知识,养成良好习惯,实现素养塑造。一是结合教学内容确立游戏主题,实现游戏教育与教学需要的深度融合、紧密衔接,让幼儿在主题游戏的浸润、感染、刺激下学习知识、提升能力、获得发展。二是根据教学目标延展游戏要求,通过对游戏难度的灵活调控,游戏路径的适时延展,使不同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理解能力的增强。例如,在开展“比一比谁摆得最有趣”的主题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教学所需要的小木块、小木棒等物品,并在课堂中通过亲身示范摆出各种造型、图案、花样,接着组织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在积极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比赛,比一比谁摆的更快、更好、更新颖。此时,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热情和兴趣自会骤然提升。待到比赛结束后,教师在适时对不同幼儿的“作品”予以点评和鼓励,让每一个幼儿讲述自己摆的是什么?怎么摆的?为什么这样摆?于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幼儿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塑造。
幼儿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应注重教学符合实际情况,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幼儿的主体性。教师要进行科学引导,所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都以幼儿为中心有效实施。游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学负担,教师也可以更好地观察幼儿的发展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个性化成长,提高幼儿学习兴趣。游戏教学是幼儿教育当中,有效的教育方式,对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游戏教学的娱乐性和教育性并存,实现寓教于乐。
四、结论
总之,游戏教育对幼儿教学效能的提升,发展夙愿的实现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既有助于幼儿教育教学路径的拓展,内涵的丰富,又有助于幼儿认知潜能的开掘,发展夙愿的实现,认知需要的满足。但是,由于不同教育游戏在定位、目标、作用、功能上有着不同侧重。这使得教师在教育游戏选择时,应该以幼儿认知特性为基础,从不同学段幼儿实际出发,科学开掘游戏资源,积极优化游戏措施,逐步延展游戏内容,灵活创设游戏场景,让幼儿在自己感兴趣的教育游戏驱使下投身认知实践,逐步解惑认知潜能,带着更为浓厚的兴趣,饱满的热情,迫切的夙愿开启全新认知发展旅途。
参考文献:
[1]王丽红.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及应用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2019(25):50-51.
[2]焦宁芳.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应用策略分析[J].读写算,2019(15):55.
[3]裴玉姣.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J].中华少年,2019(12):16.
[4]管彦选.浅析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长江丛刊,2019(09):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