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宝
安徽省阜阳市实验小学北校区
236300
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培养具有全面素养的新时代接班人也成为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大家能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感悟到文章的内涵,在诗情入文,画意入眼的境界中,实现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引言: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让小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到文章的意境美,这样才能使小学生们的思想境界得到不断的提升,精神世界也会就得越来越高尚,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上,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一、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培养审美能力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进和提升,但是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依然没有突破传统思维理念的束缚,并没有提高语文学习中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更缺乏实践和提升。具体而言:
1、审美鉴赏学习效果不佳
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主要对要求语文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们进行美感的培养,让大家在不断的体验与实践中,找到文章的诗情画意,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但是因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缺乏审美鉴赏教学的经验,有的老师虽然想通过语文知识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鉴赏能力,但是由于没有相关理论的支持,只有一些概念化的东西,所以小学生的审美鉴赏学习效果并不佳,难以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加强。
2、审美能力的培养太过浮浅
虽然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已经对学生进行了审美能力教学的提升,但因为缺乏审美教学的实践经验,所以操作性较差,审美教学也只有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而且要想真正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必须要能够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特点,同时不要对教材中的美育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理解,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全方位教学,推动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在诗情入文,画意入眼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1、引领小学生体会情境之美
语文与其它的科目不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引领小学生进入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让他们能够在语文学习中见情、见景、品内涵、思神韵。而作为激发小学生审美思维催化剂的语文教师,一定要能够为大家创设一个诗意般的学习氛围,这样大家才能更快的被美的气氛所感染,才能沉浸其中,产生一个情感磁场,徜徉在情境美的世界里。比如说在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时,老师首先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在大家理解了整首诗的意思之后,老师再带着大家去逐句的进行品鉴,因为平常之景最为难写,能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且如此真切入微,令人如临其境,只有大诗人杜甫才能够做到。诗的前两联把春雨的神韵一气写下,末联写一种骤然回首的惊喜,格律严谨而浑然一体。
诗中句句绘景,句句写情,不用喜悦欢愉之类词汇,却处处透露出喜悦的气息、明快的情调,这就是一种意境之美,只有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体会、去感悟,才能找到作者诗文中的情感,才能得到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另外,语文老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这些具有诗情画意的美直接映入小学生们的眼中,激发起大家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的思想情感能够在赏心悦目的画面和优美动听的音乐中得到升华。比如说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诗人用夸张的比喻把景物升腾到更高的境界,达到写瀑布的极致,极为夸张,但又清新自然,浅显生动,同时具有动荡开阔的气势,飞动流走的章法,跳跃腾挪,亦有歌行的气势和特点。如果让小学生在多媒体中看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景象和“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奇瑰丽,他们的脑海中一定会出现一幅绝美的画面,更有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情感的激发。
2、为小学生创设美的想象空间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因为年龄小,思维比较简单,但是创新的想象空间比较大,对美也非常的向往和追求,而在语文教材中也有很多的文章里含有能够触动小学生思绪的情境,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善于抓住这些文章的特点,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点到为止,为小学生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让大家充分利用自己的文字积累对美去进行憧憬和遐想,这样他们才能在书香气中让诗情入文、画意入眼,体会到语文给其带来的憧憬美和遐想美。
比如说,在对文章的理解中去感受到散文的亲切自然和优美醇厚;体会古诗词的委婉多情和飘逸洒脱,这样小学生们不但能够提升语文素养水平,而且还培养了审美能力,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具有实效性。
3、在语文诵读中体会情感之美
语文之美不仅在于其语言美,而是作者能够通过语言的描写,让大家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到情感之美,所以老师还要提倡小学生要进行文章的诵读,在小学生反复的诵读过程中去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从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使自己的审美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老师还可以让小学生进行分角色的朗读课文,这样小学生也可以去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体会到其中的情感美,因为汉语是我们的国语,只有在书声琅琅中才能让小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在语文学习中一切都充满了情趣,从而找到美的真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但有利于启发小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够调动起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起他们对美的追求、向往和憧憬,促使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自觉的去进行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探究,挖掘其意境美和情趣美,在提高他们文学素养水平的同时,培养大家健全的人格,为其综合性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萍,高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10):130-131.
[2]马海英.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J].课外语文(上),2019(11):114,116.
[3]熊艳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9,26(26):3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