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教学变成生机勃勃的糖 ——初探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维训练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1期   作者:张和珍
[导读] 思维训练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
        张和珍
        浏阳市北盛初级中学410324
        摘要:思维训练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变成生机勃勃的糖,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乐学和善思,具备一些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心理特点,阅读兴趣,思维训练。
        
        糖是具有诱惑力的,不只是它很美味,口感佳,更是在人心情欠佳的时候,吃了它,会让人的心情变得愉悦起来。但是它对于牙齿有很大伤害。阅读教学就如糖一样有魅力,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但也有思考上的挫败感。这就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的阅读兴致持久弥新,克服厌倦心理,最终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变成生机勃勃的糖。
        一、走进学生心理,闻其阅读香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①作为一线初中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学生为本,努力激发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适时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日益深化的智力发展和情感发展是少年期的特点。无论就反映客观实际现象的领域来说,还是就思维过程的性质来说,少年的思维都上升到一个较高的阶段。”②
        走近学生,近学生心,让他们闻见阅读的香气,尽享阅读的欢愉。
        二、激起学生兴趣,初尝阅读甜味。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大量的阅读才有助于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茁壮成长。
        有阅读的必要,就要做好阅读的实践。夸美纽斯说:“孩子们的智力和语文应当在吸引他们的材料上得到练正习。”③董老师《迢迢牵牛星》时,让学生仿写泰戈尔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有的学生经过多角度思考,思考出了一段妙语,通过展示台呈现在学生面前,真实,自然,增强了阅读兴趣。
        三、重视思维训练,品味糖中精华。
        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说:“思考,就是任思想燃烧。”还有“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等成语,其实都是说出了阅读是一件费尽心思的学习活动,道出了思维活动的艰辛和苦涩。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思维活动,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训练思之快。
        所谓思之快,应该是讲究思维的敏捷性。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学习,都讲究高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注重“快”的培养,比如快速阅读,快速默写,快速背诵等板块,既可以增大知识量,也能使学生的大脑得到快速反应,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训练思之活。
        顾名思义,思之活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性。现代的知识分子,应该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那么怎样做到思之活?
        一是可以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发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利用旧知识迁移出新知识。

正如孔子所言“温故而知新”,语文阅读也要注重“写”的能力,才能实现新的高度。
        二是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性地思考问题。李镇西老师教授《孔乙己》时,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学生从文本、品味语句、人物生活背景、生活常规等角度去推测,学生思考积极,学得轻松。
        (三)训练思之深。
        思之深,便是指思维的深刻性。这是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李海林在文章《语文学科如何“深刻地学习”?》中说:“‘深度学习’,‘深刻地学习’,‘有思维含量的学习’,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真实的学习’。”④正是展现真实学生的知识的量变升华为知识的质变。
        因此,训练思之深,应当培养学生以下几点能力。
        一是要培养学生的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分析就是把已学的知识整体分成几个部分,或者将阅读文章的个别部分分解出来加以研究。这样就不会将知识机械地储存起来,而是与新知识的产生发生联系。
        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理清文章脉络,找出文章中心句,归纳文章主旨,分析文章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能够摄取文章精华等。
        三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精神。也就是学生的质疑能力。在学习《背影》时,有的学生认为朱自清写这篇文章时应该有二三十岁了,显得太懦弱了。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在班上组织一次辩论赛,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四)训练思之新。
        思之新,体现为思维的独创性。这是一种创新性思维。比如,学生在阅读郭沫若的《梅园新村之行》时,有一句是这样的:“轩昂的眉宇:炯炯的眼光,清朗的谈吐,依然是那样的有神。”有的学生认为“炯炯的眼光”是有神,但是“清朗的谈吐”是不能与“有神”搭配的,这时,教师应该充分肯定学生的大胆质疑,这是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够在运用已学的知识过程中有新的发现。
        
        四、让阅读教学变成生机勃勃的糖。
        作家朱成玉说:“我们是生机勃勃的糖,哪怕岁月抛给我们太多的黄连,我们也要敢于与它同归于尽,搂抱在一起,在生活的大锅里慢熬。终有一天,我们的甜会消融黄连的苦,调和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情趣别致的人生滋味来。”正是思维训练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是只要坚持,掌握好方法,注意阅读的火候,是可以真正实现让阅读教学变成生机勃勃的糖的。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4]李海林.语文学科如何“深刻地学习”?[J].北京:《中学语文教育》编辑部.2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