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玉良
河北省南皮县第三中学62500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新课程理念已经基本上得到普及,初中数学不管是从教学的知识体系本身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对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如何将数学课上好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新课程理念对教学的要求出发,来探讨如何将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相结合,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教学实施
引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对初中数学教师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将所教授的内容传达到位,还更应注重自身课堂教学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养成勤思考的好习惯。
一、新课程理念对教学提出的要求
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不单单只是通过课堂的方式简单的将某一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去高效的学习,并应该及时的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与学的互动、交往,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学习交流的同时分享彼此思考时的经验、方法等。这样一来,既可以实现充分的课堂高效教学,也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彼此的情感,从而达到彼此之间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
1.建立起师生之间有效沟通交流的桥梁
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模式,已不再是旧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讲为主,而是倡导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下,不再是教师主宰者课堂,一昧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也不再像以往那般像个口袋似的接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是同样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提出的某些观点表达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提出质疑。在新概念标准下,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不存在高低之分。教师也应该在进行教学的同时营造出一种平等的氛围,及时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回答错了,也不能过分的指责,而是鼓励其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在这种身份平等的教学课堂上,大家可以进行思维上的交流,学生学习到教师思考问题的方法,教师也可以在解答学生问题的时候发现学生对于某块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一种平等欢快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进行自我思考。
2.增加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在数学课堂解学中,难免有些问题太过于空洞复杂,这时导入情景将会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模型的理解,若是将数学与生活当中的某些情景相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增加学习的乐趣。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布置学生们将某个数学模型模拟成生活当中的某个情景,有时情景模拟还需要几个学生共同完成,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又可以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直观形象化。
比如在教学“正数和负数”这一节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加强学生们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例子如下:在市中心的十字路口方向,东西走向的这条公路,以东我们记为正向,以西我们记为负向,十字路口为坐标原点。
那么请问一辆汽车先是走了-5m,然后继续走了+10m,再接着走了-6m,请问这时汽车位于马路的哪个地方?这样的例子在生活当中非常的常见,学生们对此并不会感到陌生。举这类例子不仅可以让学生们认识到数学这门学科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并且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从而做到学以致用。
3.养成发散性思维多方面思考问题
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很重要的,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创新思维重要的一部分,发散性思维也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所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应该贯穿到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去,就如在学习数学概念时,可以联想到生活中的其它类似情形,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做到举一反三。培养学生们广阔的思维视野,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就像学生在做数学题的时候,鼓励其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描述一个事物的时候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
举个例子,在教学“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决问题,若是知道其中两个未知数的关系,可以将其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外一个未知数代替,而不要设两个未知数,这就是在学生们小学时期接触的鸡兔同笼问题。可见,拥有发散性思维的人,对待问题会有更多的看法,可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剖析。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也应该要侧重去发掘教材当中存在的一问多解的例子,在向学生们提问出题目的时候也可以有目标的向这方面靠拢,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应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发展,很多电子设备也纷纷加入了教学队伍,让以前实现不了的教学任务现在变得可以实现。像是投影仪、电子显示屏等设备在课堂上的使用,从一个方面来说方便了教师的课堂教学。但是教师也应该要好好利用这个资源,让课堂教学手段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元化。一些可能只是在别人嘴里听到的东西,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展现在大家眼前,比如在向学生介绍黄金分割比的时候,大家可能对这个比例仍热有些模糊,但是通过电子设备的渠道,将美国自由女神像通过放映的方式展现在大家眼前,印象就会更加深刻一些。在讲解一些函数的图像的时候,比如反比例函数图像在x趋于无穷的时候函数值y无限逼近于0,这个图像通过数学软件便很容易得到。当然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放映数学动画,便于大家对数学模型的进一步理解认识。总之,教师有责任也有条件,应该把以前死板生涩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富有趣味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教学还需要教师不断发掘其中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出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学习环境,学生与教师之间达到共识、共进、共享,学生与学生之间做到互相合作,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自我发展,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现代意识,紧跟时代发展脉络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诸隽文.谈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J].才智,2020(01):11.
[2]王燕.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才智,2019(29):64.
[3]郑定玉.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1):230-231.
[4]陈良.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N]. 发展导报,2018-11-09(020).
[5]张洁.新课程理念下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J].赤子(上中旬),2015(1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