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之渗透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1期   作者:单 彬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已经不完全是只是单纯的,老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
        单 彬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拉乌乡碧鸡完小   671608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已经不完全是只是单纯的,老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也不再是只有书本上的知识,而要求老师多给学生传达一些解题技巧,注重解题过程,一步步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难题,打下扎实的基础,通俗点来说,就是在原有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数学思想,使数学课堂更加活跃。这样不仅有利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以促进老师的自身完善与发展,让老师成为学生发现数学能力最有力的助手。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渗透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不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只以分数论高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应该要把学生的成绩放在次要,主要抓学生的思考过程自己学习方法,让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思路与方法,才能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老师应该不断创新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教材上的知识点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巩固加强,在教学过程中初步渗透数学思想,来保证自己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学校要重视在教育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
        老师如果想要在学校很好的开展数学教育,离不开学校的重视,学校的支持是老师有力开展的前提,首先,学校应该去除学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比如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查阅知识点。其次,学校还应该对老师组织起来进行培训,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
        例如: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专家或者有经验的讲师来给老师培训教学,为老师讲解在教学中可以用到的一些技巧方法,老师们学习以后,可以选择一些适合本班学生的,然后运用在实际学习中,就可以很好的帮助到学生的学习。
        再例如:学校可以组织老师进行书籍整理,多鼓励老师平常看一下有关教育思想的书,然后进行分享交流,在整个校园里形成一种分享方法的氛围,从而帮助老师更好的在教学过程中渗入数学思想。
2 老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很多新兴的教育理念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同时现代社会也在不断进步,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也跟以往大有不同,有些陈旧的教育理念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老师在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老师在讲到数学中某个知识点的时候,老师可以设计一中新的教学方式,利用对话教育的新兴方式,给予学生一些不同的角色,通过学生们之间积极的互动交流,让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更便于学生理解与学习。老师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迅速把学生拉入到课堂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老师要善于在课后总结中分析数学思想。
        一般情况下,教材内容都是由简单到难,也把一些重难点知识进行整理,所以书本上的内容很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老师就要发挥教材的最大效用,灵活地运用课本上的知识逐步加强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对知识灵活的运用。
        例如:老师在讲到数学中的某个公式的时候,老师不能只是出示公式,这样学生很难理解枯燥的知识,而应该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公式,并且进行记忆,通过课程中不断地练习来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公式,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观看多媒体以后进行分享交流,在他们分享的过程中就是在培养交流沟通能力和数学能力的过程,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老师要善于在课程中寻找合适的数学思想。
        为了一步步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老师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放弃没有效用的教学思想,根据学生上课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学生能力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加强。
        例如:老师在讲到数学中的某个知识点的时候,老师就要针对以前的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进行改变,采用更加有效的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教育,首先通过抛出一个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带领学生一步步探索,并且让学生充分发动大脑,去积极主动思考。同时老师可以创造相适应的情境,带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学习,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保证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例如老师可以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利用多媒体技术观察每一位学生,并且在过程中思考如何能把思维创造力发挥到最大极致,其次,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加强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创造良好的学生氛围,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的优点,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全面发展数学思想,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促进推动学生去学习。
5 总结。
        总的来说,学生想要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老师学校学生密切配合,老师应该充分了解教材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优化教学方法,学生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思考,学校应该加强管理,培训老师,管理学生,只有三方进行密切配合,才有可能实现小学课堂的有效性。通过在课前课中的各个阶段的学习,不断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老师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完善自己,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来保证学生的顺利学习进程。
参考文献:
[1]陈希强.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路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27):333-334.
[2]张光荣.小学数学教学实验课堂[J].教育,2020,(30):85.
[3]张彩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对策[J].中外交流,2019,26(49):3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