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初步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1期   作者:叶晶晶
[导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叶晶晶
        台州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年龄小,什么都想看看、摸摸,多是无意行为,受到伤害的可能性随时存在。除了幼儿教师和家长平时的看护外,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十分必要!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时代日益发展的要求,也是家庭和社会的基本要求。现今社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竞争意识日益加强,人们对知识信息的渴求和掌握,越发显得重要与迫切,不少家长一味重视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知识积累,忽略了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许多孩子在户外活动时缺少自我保护能力,安全意识也很缺乏。由此可见,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小班幼儿 自我保护能力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孩子是娇嫩的花朵,在成人的呵护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慢慢地成长。小班的孩子刚离开家庭的爱护,步入幼儿园,来到新的环境中,在这个跨度中,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幼儿往往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
        1.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安全观念淡薄。由于年龄小,对周围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懂得什么是危险,好奇心又强,对一切都想亲身尝试,如见东西就往嘴里送可能误食;见到火柴就学点火引起烧伤、火灾等。
        2.运动系统发育不完善,平衡功能差,反应不够灵敏,又加上好动,容易跌伤、扭伤、骨折等。
        3.还有环境等因素都可能引起幼儿的不安全。如地面不平整,活动器具不牢固等。
        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入园前在家里都有专人看管,甚至一个孩子几个人看着,走路两边护着、睡觉陪着、吃饭喂着、穿衣帮着,什么事情都抢着帮孩子做好,很少有危险的事发生。所以幼儿自身对危险的认识能力很低,安全意识、防御能力都很差。进了幼儿园,一个老师要看管几十个孩子,总有不周到的地方。所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幼儿正确地认识自身和周围环境,避免或消除自身受到伤害的积极行为,它体现了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反应能力、主动行为能力等。怎样来提高小班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呢?在十多年来的工作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经验,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使幼儿身心健康得到保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并得到较理想的效果。
一、加强教师、保育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发生意外事故的因素和隐患,防患于未然。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对环境的认识能力,形成“安全第一”的观念,从而自觉地遵守各种有关安全的制度和行为规范,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如有专职人员定期检查园舍、房屋、门窗、器械、玩具、活动场地、物品的安全性,如有不妥及时修缮。
二、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儿遵守常规,并采用多种教育方法,教会幼儿保护自己。
        自我保护的范围很广很大,我 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点点滴滴地教育幼儿,除了用讲故事、念儿歌等集体教育外,还用了观看图片图像法、讲解示范法、对比法、观察分析法、亲身体验法、游戏法等切实可行的办法,让幼儿理解并接受。


        (1) 我有计划地带幼儿到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地方去观察,如马路、工地、河边、渠边等地方。讲给幼儿听这些地方为什么我们不能随便来玩,有哪些危险性。教育幼儿不到危险的地方去,不接触危险物品,并结合游戏,分析并认识哪些行为不安全,引导他们回忆自己曾造成或遇到过的不安全事故。如不能玩锐利的器具,会划伤小手;耳朵、鼻孔不能塞珠子、钮扣等,嘴里不能含小东西,不能边吃边玩,更不能嘴里含着东西跑;不能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上下楼梯时不能跳会一级一级的走并示范做给幼儿看;在厕所里不能你推我挤;不能在马路上玩球;不能爬阳台;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和随便跟陌生人走等,让幼儿认识到这些行为都是不安全的,从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 让幼儿亲身体验一下危险的东西,如轻轻摸一下刚倒开水的杯子和很烫的炉火,特别是饮水机的热水笼头不能乱开,接水要小心,幼儿马上就会意识到这些东西很危险,是不能乱摸乱动的,从而提高了他们的防范意识。
        (3)我经常让幼儿观看直观形象的图片、画报、幻灯、录像等,如车祸、触电、摔伤、吞食异物等,以引起孩子的警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午饭后的看电视时间也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好时机,《黑猫警长》这部动画片是幼儿最喜欢看的,里面讲了小动物们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危险,英勇、聪明的黑猫警长都能机智地打败坏人,通过难关。幼儿在观看的过程中和老师的教育引导中也学到了不少知识和增长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4) 对一些危险性不大的活动,我就鼓励幼儿大胆尝试,通过不同行为的对比,找出最佳的行为方式。如玩滑滑梯时,把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不提任何要求自由地玩,争先恐后爬上爬下,有的幼儿还要倒着滑下来,人家滑下来他要爬上去;另一组幼儿按老师的要求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往上爬不推不挤,通过两种行为结果的对比,使幼儿正确认识到在玩游戏时,只有遵守游戏规则,你谦我让才能不出事故,玩得快乐。
        (5)我经常用游戏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在玩《小白兔去旅游》的游戏中,兔妈妈带着小兔们出去玩,一只小兔不听话,离开了兔妈妈,结果差点被大灰狼吃掉。这个游戏讲的是小朋友要跟着老师或大人不能自己乱走离开大家的道理,使孩子们在玩游戏中体会到离开老师、离开集体的危险性,从而受到了教育,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家园联系,共同配合,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需要在家庭中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我利用家长园地、家长会、家园联系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家庭中的安全工作,如电源插座要放在幼儿够不到的安全的地方;剪、刀等锐利物品要妥善保管;药品、消毒剂等要放在固定地方,幼儿不能够到;开水瓶、茶壶等教育幼儿不能动手,焰火、打火机等不能随便玩等。使幼儿在父母的指导下懂得一些易发生事故的物品不摸、不碰、不乱动,并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知识。近期电视台报道了一则关于家长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节目,该家长经曾给孩子讲过绑架、诈骗小孩方面的故事,并且曾经带着孩子在超市、商场里亲身体验,如妈妈藏起来,找不到大人怎么办?结果真的遇上了,这个孩子被绑架他却能灵活机智地逃脱并协助警方抓获了罪犯。由此看来,对幼儿进行一定的教育、考验也是有必要的。如今家长经常带幼儿出入超市、公共场所,培养幼儿这方面的自我保护能力是有必要的。
自我保护能力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培养好的,需要日常始久,循序渐进地培养,并经常锻炼强化,幼儿就能逐步逐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
参考文献:
1.周艳红.  浅谈小班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上). 2015(11)
2.吴丽.  让幼儿学会自己保护自己[J]. 求知导刊. 2015(21)
3.朱静.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及其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 湖北师范学院 2015
4.陆小文.  浅谈幼儿教学中的安全意识培养[J]. 学周刊. 2016(01)
5.李红霞.  让幼儿主动获得自我保护能力[J]. 青海教育. 2009(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