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晨霞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获得各学科基础知识的重要时期,而小学数学的学习在学生往后数学科目的学习中起到了关键的基础作用。因此,为了巩固学生们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教师们应当重视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从根本上上将数学教学成效进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并奠定扎实的数学基础。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目的是提高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巩固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1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首先,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在学习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导致其出现走神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而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则能够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专注于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当中,促进学生听课效率的提升。在紧迫性的问题当中,学生能够快速反应,通过大脑的快速思考理解所学知识。其次,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由于在年龄和心理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对于游戏和趣味性的内容较为感兴趣,其学习行为大多是受到兴趣的驱动。通过趣味性的问题,能够让小学生消除对数学学科的偏见,使其意识到数学世界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更容易接受和学习数学知识,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从心理上减轻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畏难情绪,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教师的提问往往是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因此能够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所学内容,明确学习的主要方向与目标。同时,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及时改进。
2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的状况
2.1学生不敢提问
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首先是要提升学生的提问意识,培养学生的提问积极性。但结合现状可发现,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提问状况较少,因此教师也无法及时明确自身的教学成效,学生也留下了很多遗留问题,针对该类遗留问题的处理无论是学生自行解决还是课后咨询教师,都会影响课堂的实效性。而造成该类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没理解教学内容,无法提问。小学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有限,基本上每节课对学生来讲都是新的知识,因此很多学生受理解力、听课专注度等因素影响,都会出现无法理解知识点的状况,进而不知道该如何提问,问什么。
2.教师授课风格严厉,学生不敢提问。在国内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很多数学教师在授课中都采取单一的个人讲述的方式,与学生间的沟通不多,对学生也很严厉,很多学生会害怕向老师提问;
3.教师授课方式枯燥,学生听课专注度不高,没有提问方向。部分数学教师教学方法上的枯燥性,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投入进数学学习中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因此学生的求知欲会下降,不会进行课堂提问。
2.2提问机会较少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影响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因素还有一点,教师未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提问机会。例如部分教师对授课缓解的安排还是偏向于传统化,一般不会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充分提问时间。此外,部分教师的授课方式较为“平铺直叙”和“灌输化”,并没有针对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并产生疑问,学生只需要直接接受知识即可,因此没有提问的机会。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3.1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行为大多受到兴趣的驱动,因此在课堂提问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增强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途径。
学生如果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当中,那么就会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畏惧感,难以体会到数学世界的魅力,导致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较为缓慢。在趣味性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逐渐发现回答问题的乐趣,并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转变过往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当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带来新鲜感,通过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导其自主学习。抽象性是小学数学的基本特点,教师应该将抽象性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直观的事物,帮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与学生进行密切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在课堂提问当中进行有效融合,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3.2创设问题情境
作为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的一种教学手段,提问是非常有效的,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提问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来增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境的创设既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情境更好地解决问题,从日常生活中实际情境出发,更好地理解问题。小学数学中的很多知识都与具体的情境有关,能够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给学生类似的问题或者在课堂讲解时,教师在进行具体的知识教学时,采取先创设情境再进行提问这一方式,能够显著改变学生对于问题理解方面的问题。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基本的计算原则,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通过熟悉的情境来感受混合运算的重要性。买文具是很多学生都亲身经历过的,在文具价格的计算过程中,由于购买的文具种类不同、数量不同、单价不同,计算的过程比较复杂,这时就可以运用学生所学到的混合运算。
3.3联系学生生活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在面对很多数学问题时往往难以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导致学习自信心受到打击。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当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生活经验和过往知识的唤醒,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氛围当中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很多教师由于提问的问题过于抽象,学生无法准确把握教师的提问目的,同时也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有效性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应该重视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融合在一起,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同时,在生活化的问题当中,学生能够形成认知冲突,从而重新审视学习过程中的数学问题,促进认知思维能力的提升。生活化教学也是当前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能够真正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4重视总结评价
在教师完成提问、学生完成回答后,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过程进行总结与评价,这也是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析自己在问题回答中出现的错误及其原因,以便及时调整学习计划与方法。同时,教师应该明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其能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进行互相评价,找到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自评和小组互评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在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错误。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数学课堂中强化小学生的提问能力,是指导教师的重大职责,主要原因就是这样不仅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更可以加快他们获取新知的速度。希望今后各个小学数学教师都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同时锻炼他们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相信这样势必能够令教学成效成倍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桂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方法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225.
[2]王宁.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154.
[3]阎勤.如何培养小学低段学生主动改正数学错题的习惯[J].学周刊,2014(29):167.
[4]曹欢.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