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趣味教学法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1期   作者:邱燕
[导读] 兴趣是心理的产物,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运用,在教学心理上打上推出去,感兴趣老阴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邱燕
        伊宁市第二十三小学835000
        摘要:兴趣是心理的产物,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运用,在教学心理上打上推出去,感兴趣老阴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喜好进行调研,与学生新闻乐见的形式来组织开展数学,可能为数学为学生呈现他们喜爱的首先元素,来帮助学生开展主动性学习。同时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数学教学的手段也越来越符合有学生的学习规律,要是要对这些教育设备和媒体资源做好研究和收集,积极为学生学习,提供手段支持,主要就是还要注意对学生数学思维逻辑思维的培养与生活联系,让学生将学习到的内容应用到生活当中去,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转化为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趣味;教学
        引言:数学为小学基础学科,逻辑性、抽象性强,如果小学生不能在自有兴趣的带领下开展学习,教师的教学过程将会显得十分鸡肋,学生对教师的课程总是不感兴趣,也会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习效果。教师要是要努力研究数学课程特点,抓住学生,努力为数学在学生成长中发挥应有作用做出努力。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学习培养的意义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小学高年级生学习数学通常会面临基础知识储备不足、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学习时间不够充分、学习兴趣和信心不足等问题。但小学高年级生性格较为开朗、容易沟通、情绪敏感容易被调动,也容易对教师产生信任,这些特点如果能够加以有效开发的话,可以很好地引导进入数学领域,提升他们的数形感知力和成就感。
        (二)培养小学高年级生数学兴趣的意义。在培养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其他非智力因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它们帮助小学高年级生不间断地产生对数学的定向思维引导,有利于学生学习探索精神的建立。对小学生来说,无论是学习还是日常生活都会运用到数学思维,例如时间安排、玩具收纳和地图定位。小学高年级生对数学思维的运用,往往可以避免过多练习题的束缚,反而学习到更加纯粹的东西[1]。
        二、学高年级数学趣味教学法的应用
        (一)教师转变认识。将课堂组织方式由单纯的知识讲解能力,训练习题讲解,转变为以非智力因素调动为基础,移动媒体为手段和网络资源运用为内容的,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索为形式的教学模式。教师除了要注重对课堂组织的优化安排,还要重视学生师生关系的营造,也会对学生的心理条件利用,数学资源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同感,引导学生很好地进入数学探索的领域,提升他们对数学的感知能力和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

良好的师生关系或课堂氛围,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恐惧,大胆提问或寻求教师帮助。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把握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体验丰富的数学课堂,注意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情,及时引导学生说出疑问或不解的地方,使他们能够正视自己的课堂主体地位,自主发挥学习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提问练习。
        (二)丰富课程呈现形式。优质的数学课堂体验需要实现多样化多元性和多感官体验,教师需要深度挖掘教材中适用于媒体设备呈现的内容,以多元化的方式给学生带来生动的体验。通过利用学生的新鲜感,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情感。比如可以将数学知识的讲解能力训练、习题的讲解与学习手工、综合实践活动、户外调研、室内测量、数学实验等方式进行结合,教师做好当场指导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问题可以通过问三个设问来使学生逐渐深入思考:第一,先给出一个玻璃圆桶,注入一定的水,要求学生探究水的体积。第二,如果不得把水倒出来,该怎么办?第三,如果不可以借助另一个杯子,该怎么办?这样,学生就会从生活观察逐渐过渡到数学抽象上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关注,也建立起数学学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三)运用竞争意识开展数学竞赛,让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去努力拼搏和奋斗,教师可以设置失误或精神奖励,激发学生在竞争过程中敢于挑战自己,实现自我超越的情绪,无论他们是想要得到奖品还是想要得到认可,这两种心理诉求都是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的。例如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可以通过快问快答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分组抢答,以训练学生对方向的快速表达。在这里教师也可以引入关于方向的多种表达方式,比如表盘法,当人面朝正北时,6点钟方向就是正南,9点钟方向就是正西,以此类推,其他每两个整点之间的夹角是30°,代表一个偏向范围。这样通过快速提问训练学生对偏向度数的反应速度。
        结语: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离不开将数学学习过程营造得更加有趣,体验更加丰富,将数学的学习价值展现在学生面前,为他们解决生活问题提供帮助,将数学学习的成果与学生自身获得成长挂钩,让他们感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这样的兴趣培养方式,比单纯的进行知识讲解、习题训练的课程教学效果要更有意义,是给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一把推手,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张亚灵.融入生活,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无限.新课程,2020(43):87.
        [2]杨淑真.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索.新课程,2020(40):94.
        [3]马金花,田进万.探析小学数学高年级趣味教学法.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