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激情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1期   作者:张明坤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高中的物理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调整创新,以适应新课改的变化
        张明坤
        河南省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4674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高中的物理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调整创新,以适应新课改的变化。由于自身观念的禁锢,有很多物理老师在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仍旧摆脱不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可是,如今的学生已不再是从前那些只知道埋头苦读、唯老师马首是瞻的学生了,他们不喜欢,也从心底里不接受这种过时的教学方法。因此,为了教学的顺利开展,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物理教师,我们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理念,迎合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激发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激情的策略做具体论述。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激情
        引言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实施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高中物理教学,实现不同学生的共同发展,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1营造良好课堂气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基本活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具体而言,物理教师可以从下面的教学形式中寻找一些灵感。首先,物理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相关物理情境的刺激下,进行话题的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印象。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更愿意接受一些学习方面的挑战,更愿意进行物理问题的探究,由此,物理学科的教学效率自然会得到提升。其次,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应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为生动和形象,进而提升他们的知识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学图片、视频的支持下,学生可以直观了解到物理现象的成因;在生动的画面支持下,学生能轻松理解物理知识,从而显著提升学习效率。
        2运用合作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只靠灌输显然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探索欲望,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高效。为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自主权,让学生针对物理学的知识进行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学“楞次定律”小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应科学组建合作小组,将不同学习特质、不同学习水平和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合理划分,并对讨论的问题进行设计和说明,让各小组分别讨论什么是楞次定律、如何应用楞次定律判断电流的方向等。其次,在学生进行了足够的讨论之后,教师要让小组内部形成统一的意见,并让每个小组安排一名队员代表小组表达意见。最后,教师要聆听、分析各小组成员的分享结果,并对学生没掌握的重点知识进行讲解。

如此,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学习热情高涨,课堂的教学效率自然提升。
        3创设物理实验情境
        物理实验作为高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考虑到实际情况,部分学校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远远不够,导致学校实验设施不够全面、实验环境缺乏等现象存在,使得物理实验教学不能很好的被学生所接受,也就无法让学生提高其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对于物理实验的理解程度也就有限。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利用其它教学条件尽量完善物理实验教学,弥补由于物理教学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所导致的物理教学水平难以提高的情况。而物理实验情境的创设在这之中起着极大的作用,通过构建实验情境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并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样的,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当对各个物理实验有着充分的了解,从而能够对学生做出正确的教学指导。通过实验情境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并达到切实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清楚认识到实验作为物理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并且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教师在实验中还应当注意对于学生进行一定的理论知识引导,规范学生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流程,从而使得实验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有序进行,避免由于过度重视实验设计,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度和教学计划的进度,并对教学水平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
        4以生活化的物理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动力
        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极强的应用性,而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应用。为此,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要鼓励学生除了掌握物理理论知识外,还应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物理学的原理,提升自身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逻辑电路”这一知识时,首先,笔者演示了声光控感应灯,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接着让学生简要介绍身边的数字设备,自主体会到数字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其次,笔者让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数字化的元素和案例,并说说自己对这些数字化的认知和改善想法。学生积极投入相关实践活动中,纷纷从生活中寻找数字化的影子,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相关的阐述。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在生活化的物理应用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对生活的观察兴趣和热爱之情也在升温。
        结语
        总之,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五花八门,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结合物理学科的自身特点、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选择并制定明确的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关键作用,实现老师和学生共同追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加特.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导刊(下旬),2017(11):129-130.
        [2]陈鑫理.探析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03):320-3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