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基本环节的研究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1期   作者:邓晓侠
[导读] 如何优化和写好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基本功之一
        邓晓侠
        陕西省灞桥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如何优化和写好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基本功之一。是教师常规教学撰写能力的体现,是教师对课标理解、教材挖掘、学情分析,目标制定、重难点设计、方法选择、过程安排,活动设置、多元评价等过程,能遵循音乐为本、实践为基、文化为根、导向设计的原则,重视研究教学目标核心环节设定等能力跃然纸上的智慧呈现,是通过基础音乐教育三个学段,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完成国家课程目标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首先让我们再次明确什么是教学设计?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包括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媒体应用、活动安排、时间分配等环节,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设想和计划的过程;它是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的教学研究呈现。教学设计可分为文本类和表格类两种类型。文本类就是将教学诸要素优化有序安排,以文字的方式呈现的;表格类就是将教学各环节,以表格的方式有序安排呈现教学内容的。
        (一)重视设计原则 规范设计文本
        教师优化和写好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1、审美性原则:音乐为本。通过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情感美、艺术美的过程(师生共同审美感知的过程)。2、实践性原则:实践为基。音乐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得以实施(师生共同进行艺术表现的过程)。3、人文性原则:文化为根—音乐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是理解多元艺术文化,展现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的载体。它是音乐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音乐内含体现。4、导向性原则:目标性导向、问题性导向、效果性导向和系统性导向,以此导向才有科学性教学设计呈现。通过以上我们所了解的教学设计的含义和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后,我们将常规教学设计归纳为如下10个环节:1、教学设计理念,2、教材分析3、学情分析4、教学目标(三维目标)5、教学重难点6、教学方法7、教学用具及媒体设计8、教学过程及教学策略设计9、板书设计10、教学反思(课后反思)。以上十项内容是构成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和流程。
        如何来优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呢?具体简析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1.设计理念:以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 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应不同的课型,强化实践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建立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依据课标和新课改理论)。2.教材分析:教师在给定教材的基础上,研读课标、教材,泛读相关教学资料和音响资料,从整体到局部,确定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教材结构,找出构成教材的要素及相互间的关系。3.学情分析:教师应从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怎么知等5个方面分析学生情况,也是呈现新课改理念学生为主体研究内容。
        以上三个基本环节是制定教学目标即三维目标的依据,第四环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规范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一节课的方向,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更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制约教学过程、方法和师生的课堂的活动方式。即教学目标制约过程性目标。 没有合适的教学目标,就没有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不应该陈述教师做什么,应陈述通过教学活动后学生会做什么。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清晰、具体、可观察和可测量,用行为动词将“学会什么、会做什么”具体化,避免用空洞含糊的语言陈述目标。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呈现可分为:提纲式:以三维目标关键词为小标题,书写层次清楚,一目了然。对应案例观察排序和定位。融合式:即将三维目标体系的三个方面融会贯通地表述。无论采用哪种形式,三维目标都应统一融合在聆听、欣赏、演唱、分析、讨论、探究等具体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并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逻辑层次。教学目标具有主导教学过程的作用;提出学习方法的作用;调控教学操作的作用;检测教学效果的作用。
        在常规赛教、展示课和教育教学成果评比时,发现老师们在书写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制定存在以下5点突出的问题:(1)过于依赖或照搬教学参考书,欠缺对课标的研读、教材、学情的分析,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挖掘运用教材的能力,研究意识不强。(2)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目标应从学生的角度来制定,不应以教师为主体,存在教学主体错位。(3)表达陈述不到位:目标欠条理性、逻辑性、层次性,文字表述繁琐不简炼。(4)目标制定不明确:目标设置不合理,维度不规范(能力、知识、情感);目标呈现内容“过高、过大、过空”,很难当堂达成。(无目标)(5)应付检查,与实际课堂教学环节不相符,目标与教学有脱节。为避免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减少失误。了解和把握三维目标的排序内涵和三维目标的关系,是我们优化教学设计完成教学任务,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首要任务。


        二、抓住核心环节  优化设计为本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更注重情感教育。教学目标即三维目标的排序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第一位:强调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立足于让学生“乐学”(培养学生喜爱、乐于、体会、感悟、有兴趣、愿意、品味等为出发点);第二个维度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了解和体验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立足于让学生“会学”;(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如:聆听、欣赏、体验、识谱、哼唱、模唱、视唱、演唱、演奏、分析、探究、表演、表述、合作、评价、展示等方式方法进行教学)。第三个维度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强调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结合。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认识、了解、掌握、学会、唱会、会唱、背唱、演奏、运用、判断、复述、表达、创编、收集、提取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堂教学目标中的动力系统。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是学生对过程或结果的体验后的倾向和感受,又叫体验性目标。它的层次有认同、体会、内化三个层次。过程与方法是课堂教学目标的操作系统。是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程序和具体做法,又叫程序性目标。这个目标强调三个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反思。知识与技能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是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又叫结果性目标。这种目标一般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学懂、学会、能应用。三者的关系相辅相成,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其他目标有重要的促进和优化作用。以上是三维目标的内涵和关系的了解,教师要重视常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研究制定,才能做到优化的效果,它是教学10个教学设计环节中关键环节,是一节课的方向和灵魂,是落实核心素养、践行基本原则、优化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和基本保障。
        教学设计中第五个环节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如教材中二声部歌曲合唱课,很多老师把二声部设为重点和难点。第六个环节是教学方法,它实现教学目标和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方法。也可用教法和学法分开表述。它是达成教学目标、落实重难点的手段和过程。用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视谱)指导法......)2、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聆听法、演示法(示范、展示、演奏(唱))、观察法、参观法(观摩、观演)】3、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听唱、哼唱、模唱、)、实习法(唱会、会唱)等等】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聆听法、讲解法、,媒体演示法、(师生)同步教学法、任务驱动法(一个主题)、研究性学习方法、分层合作学习法等。】第七个环节是教学用具及媒体设计,能使学生能直观、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所使用的各类器具及教师授课时使用的用具、课件的总称,简称教具。如常规课中通用的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奥尔夫教具等等。教法应力求实际、有效,应成为教师研究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教法得当与否,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情绪和学习成效,而且,更关系到教学的成败、优劣和影响着教与学的质量。如:聆听、体验、哼唱、演唱、演奏、对比、模仿、揣摩、对比、探究、交流、表演、表述、任务驱动法: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方法,因不同课型,选用不同方法来实施和完成具体的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第八个环节是教学过程及教学策略(活动)设计,教学过程是指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其时间流程,由相互依存的教和学两方面构成。具体用导入、新授、活动、小结四个步骤完成,具体教学活动设置应力求服务内容和检测内容的作用,活动应发挥是对音乐本体学习和促进提升的作用,不应是为活动而活动的形式安排。而教学策略是在特定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不断优化的设计决策和意图,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应写出设计意图,它是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具体体现。而教学环节第9项内容板书设计,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而利用黑板以凝练、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的教学信息的总称。以文字式、表格式或谱例的方式呈现。 它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师生共同梳理本课要点知识的具体呈现。(第十个环节后续撰写)
        以上我们具体简析了教学设计的9个环节可操作的含义,即依据设计理念、教材、学情分析三个环节为基础,再进行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四类课型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进而去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并达成目标,使课堂气氛和谐好,师生互动问题有思维引导和启发性,并能在巩固中进行拓展检测活动考量,教学实践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明确了各环节的逻辑推理关系和顺序,教师才会写出规范、合理、合适的教学设计文本。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以思路明确、逻辑性强,并能遵循音乐为本、实践为基、文化为根、导向设计的原则,才能呈现具有科学性的设计研究结果,同时,教师重视研究教学目标核心环节设定,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也起到了优化教学设计的效果,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也就达到了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只有通过优化教学设计这一基本保障,并通过基础教育三个学段,由教师每节课优化的的教学设计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才能实施完成国家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