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运用舞蹈律动激活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1期   作者:陈瑶
[导读]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教师在音乐课堂上的教学,必须将学生的特性作为主体
        陈瑶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上沙中山小学 广东省东莞市523000

        摘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教师在音乐课堂上的教学,必须将学生的特性作为主体,因材施教才能更高的提升课堂效率,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策略中,教师要智慧的运用舞蹈律动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将舞蹈动作与课堂完美的进行结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总体感知能力。本文就舞蹈律动在小学低年级课堂实践中的运用做出了简单的浅析。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舞蹈律动
        舞蹈律动分为情境式的代入、游戏性代入和肢体性代入三个主要的音乐学习代入方法,这三种代入方法在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情境式的代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游戏性代入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肢体性代入使得学生的学习与舞蹈律动进行了完美的结合,起到了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这三种方法的代入中,具体应该怎样进行教学实施呢?
        一、情境与舞蹈律动相结合,培养学生对音乐歌词的掌握
        情境式与舞蹈律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动力,如果他们对音乐充满兴趣而且又对其有着充分的认知能力,那么学生就会轻松且快速的掌握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情境与舞蹈律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音乐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时,循循诱导学生去观看自己周围种类丰富的舞蹈动作,对不同动作的舞蹈律动进行分别和感知。让学生去观看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种舞蹈动作,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比如在早上起床时闹钟指针的转动、雨水落地的动作、操场上的跑步、海浪起起伏伏的拍打等,学生在这些环节中充分感受到了音乐舞蹈律动的魅力,在充满活跃的气氛课堂中低年级学生对音乐舞蹈律动的记忆力逐渐加深,慢慢培养了对音乐舞蹈律动的熟悉感,久而久之学生可以对看到的舞蹈律动便会轻而易举地与音乐课堂联系起来。为更好地培育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师应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润无细无声的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听辨能力、动口能力和舞蹈律动感,为学生的音乐之路提供明确方向。[1]
        整体做法如下:
        1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做简单的舞蹈动作,熟悉音乐节拍
        2/4  X X |X--|XX XX|X XX|X-||
        2 运用打招呼的动作师生互相问好
        2/4  XX XX|XX X- ||
        (师)小朋 友们 上午 好!
        2/4  XX XX|X X XX|X- ||
        (生)你好你好老 师 上午 好!
        音乐教师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的运动舞蹈律动与情境相结合的方式,培育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慢慢培养对音乐学科的兴趣,这样他们对音乐的喜爱和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不断提高,从而才能在音乐课堂中积极发言与快乐互动学习。


        二、游戏与舞蹈律动相结合,促进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
        小学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比较强,比如模仿他们喜爱的各种卡通人物、不同种类的小动物和拿着汽车飞机等的小玩具模仿他们发动时的声音等,学生们对此都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因此,游戏与舞蹈律动相结合的课堂实践方法,能够将学生对音乐的模仿转化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例如,为了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符号的时值,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一个音发出后所占有的实际时间,用双手拍掌、双手拍肩和跺脚的方式去体会这几个不同的音乐舞蹈律动。在低年级学生熟悉了这些舞蹈律动之后,为加强学生记忆效果应立即把这些舞蹈律动编进游戏当中进行练习巩固,在同学们游戏的过程时选用打击乐器当作背景音乐进行伴奏。比如在《龙咚锵》这一课,教师用打击乐器堂鼓和钹开始伴奏,学生跟随舞蹈律动双手拍掌、双手拍肩和跺脚:X X |X X|XX XX |X—|| XX XX |X--|XX XX |X--|| 。学生就在这样的音乐游戏氛围中不知不觉的就学习掌握住音乐的节奏。[2]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中,游戏与舞蹈律动合理的运用,能够更清晰有趣的向同学们表达音乐知识,将原本枯燥的纸质乐符生动想象的跳跃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新的学习音乐的大门,为学生养成正确的音乐学习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肢体与舞蹈律动相统一,提高学生对音乐旋律的创新能力
        马克·赛博坦的文章《律动的构建》认为,“律动是一个特别主观的东西”。为更好地实施音乐教学,教师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音乐舞蹈律动的训练更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样在教师的音乐舞蹈律动训练下,低年级学生的好玩儿与好动不但可以得到充分满足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2/4拍、3/4拍、4/4拍的肢体动作、通过身体左右摇摆表现、通过拍手掌的力度大小和速度表现声音的强弱和舞蹈律动的快慢、通过拍手掌加跺脚的方法表现等。[3]当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新歌时,他们会一边聆听一边用自己最喜欢的肢体动作把听到的舞蹈律动给表现出来,学生在学习新歌时也会感到非常轻松和快乐。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的认识,还可以让原本无聊沉闷的音乐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愉快而又生动形象。除了让学生练习书本上的歌曲还应给他们一些自己再创造和改编歌曲的机会。因为每个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都不一样,他们在进行歌曲创作时都会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灵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建立小组合作的方式,大家一起讨论对歌曲的创作和改编,在他们聪明的小脑瓜的积极思考下,尝试对歌曲的各种音符与舞蹈律动进行大胆的改编与创造。在课堂结束教师对学生的歌曲进行评价时,教师除了要表扬那些在课上表现活跃而又积极创作的学生,还要鼓励音乐能力薄弱且内向的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受到鼓舞与进步。
        四、结论
   舞蹈律动与其它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将音乐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学生在舞蹈律动的学习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音乐学习方法,简单的舞蹈律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音乐水平的提高,更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使得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开创了自己的创新型学习思维,这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教师在进行舞蹈律动与音乐课堂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时,能够充分的感受到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高涨,对音乐乐理知识的掌握也有了自己的独特看法,见解虽然稚嫩,却具有独创性,综上所述,舞蹈律动与音乐结合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应于小学的低年段音乐课堂的教学。
参考文献:
        [1]王立志.舞蹈律动训练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研究[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八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101-1104.
        [2]陈小静.探索多声部舞蹈律动训练,让孩子拥有丰富的立体舞蹈律动感——小学音乐课堂多声部舞蹈律动训练的探究[J].学术评论,2014(06):114-117.
        [3]许雪芬.训练舞蹈律动,提高效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律动能力[J].北方音乐,2017,37(24):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