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兰玉
象州县职业技术学校 545800
摘要:目前,中职学校绝大多数都存在着学生文化课薄弱,成绩不理想的问题,尤其是在数学方面,基础较差,学习困难,这与他们过往的学习经历和现存在的学习态度有直接关系,这类学生大多数求学经历比较波折,有的家庭环境也较复杂,因此,在中职数学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围绕中职学生学习现状、存在的问题、中职数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策来展开分析。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中职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过程比较曲折,每个人的基础也不统一,在数学学习中较为困难,部分学生因为到中职学校学习,因而对自己的前程丧失了信心,产生消极畏难情绪,也有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精神上存在压力,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适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比直接授课更有意义。
一、中职院校学生的现状
1.学习情况
在中学阶段,由于数学晦涩难懂、枯燥无味并且难度系数较高,因此许多学生都比较厌烦这门学科,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带有逃避型,尤其是中职数学,学生基础本身就比较薄弱,并且中职学校准入门槛低,部分学生没有上完初中,在课程上缺乏衔接性,导致学习数学更为费劲苦恼,最直接的表现是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不想做、数学成绩差,长期下去,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加厌烦逃避。还有的中职院校,比较偏重技能教学和专业教学,对基础课程缺乏重视,使得学生更加不重视基础课程的学习。但是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抽象能力都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一些中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死板和形式化,让学生一味地套公式、背公式,违背了数学学科灵活性和启发性的特点,使得学生数学成绩直线下降,丧失了基本的数理运算能力。
2.心理情况
中职学生大多上学经历比较复杂,家庭环境也比较复杂,因而在学习上不够重视导致成绩跟不上被迫来到中职院校,他们本身就有很强的挫败感,自尊心也受到了打击,在同学老师面前感觉抬不起头,更何谈好好学习。进入中职院校后,他们似乎对自己的前途丧失了信心,认为中职院校就是混文凭混日子的,自身心态存在很大问题。并且部分学生家庭情况较为复杂,使得他们精神压力大,没有安全感,重者性格扭曲,郁郁寡欢。还有一些同学,进入中职院校后想要改变以往的学习状态好好学习,但是之前的基础较差,再加上中职院校学习氛围不够好,最终成绩还是难以提高,逐渐地,学习兴趣下降,斗志减弱,最终萎靡不振,成绩一落千丈。
二、中职数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培育学生健康人格
来到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因为中考失利或是初中阶段成绩较差分流的学生,本身他们来到中职院校都是一种心不甘情不愿的心理,有一种极大的心理落差和挫败感,甚至觉得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抬不起头,认为来到中职学校就被贴上了“差生”“没前途”的标签,这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心态没有得到很好的调整,再加上数学学科稍微有点难度,使得学生更加有挫败感和厌学情绪,因此,在数学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认知,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而逐渐接纳自我,树立信心;另一方面,在心理健康教育和老师的鼓励下,发现自己的潜力,增强自信心,弥补之前因为成绩较差产生的挫败喊和自卑,塑造健全人格,有利于学生在未来实现向好发展。
2.培养学生阳光心态,转变学习态度
在中职院校的学生,一部分是由于之前的失败经历导致的迷茫和挫败感,另一部分,是想要一改常态,好好学习。但是由于之前的基础较为薄弱,导致他们听课困难,作业不会做,考试成绩差,逐渐产生畏难情绪,对学习兴趣大幅下降;还有的同学甚至初中都没有上完就来到中职学校,他们的课程没有得到很好的衔接,因此对于中职数学老师的授课如同听天书,长期以往,自己放弃了自己。因此,在中职教学中适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弱点,正视自己的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加以改正并得到进步,逐渐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对学习也逐渐产生兴趣。学生因为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恢复到学习正轨,不再有低人一等或是自卑的情绪,心态得到转变,学习成绩自然而然也会得到提升
3.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潜力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根据学生自身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从而解决问题,使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基础薄弱,学习自主性差,缺少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学习方面接受能力较差,理解和举一反三能力都较为欠缺。通过在数学课上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心态,发现他们学习中的问题,正视自己的不足,在接纳自己的同时不断改正问题,逐渐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甚至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潜力,形成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理运算能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数学教学渗透上存在的问题
1.中职教育重专业轻基础
目前的中职院校,大多是以技术和专业为主的,学生可以在中职院校学到护理、医疗、机械、计算机、汽修等技能,因此学校对于学生的基础课程就不是很重视,有的学校甚至取消基础课,在应对上级检查时形式主义,走走过场,敷衍了事。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体现了学校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理念。但是,中职院校的性质就决定了学校重专业轻基础的特点,轻基础,不代表取消基础课程,而是要将学生这个年龄段应该在高中学校学习的基础课程做到统一化,让学生的基础能力得到该有的教育。只有学校和老师重视了,学生才会觉得自己被尊重,被重视,才会有想好好学习的想法,不然在中职院校浑浑噩噩混日子,一事无成。
2.中职数学教师重智育轻德育
一些中职学校的数学老师,过于强调数学学习,一心想让学生奋起直追,快速提高学习成绩,但是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情况。来到中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就是因为成绩较差“被迫”选择的,造成他们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共同点是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如果一味在乎成绩的提高,而不注重他们德育的培养,结果可想而知。除此之外,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有一种“读书无用论”的心态,如果心态不能摆正,教师费再多的努力想要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都没用,只有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使他们摆正心态,消除内心的自卑感,才能有一个积极阳光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增强学习的动力,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成绩自然会有所提高。
3.中职数学教学模式有待改善
中职数学教学中,基本还是采取高中学校讲解数学课程概念,讲解例题,练习题,不断刷题巩固的形式,这对于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本无可厚非,但是对于中职学校学生来说,需要有所创新。来到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难以忍受初中学习的枯燥无味的,并且对初中的教学模式难以接受和适应,如果继续对他们进行像初中时期的应试教育,可能会使学生更加厌倦,产生厌学情绪,效果可能不是很理想。还有一些学校,数学课程设置的太假大空,脱离实际并且与所学专业知识关联性不强,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这门课程没有用处,进而自己降低要求。对于这些情况,中职院校和教师都应该想办法,调整教学模式,尤其是在数学学科,如果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成绩很难提高。
四、中职数学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方面的建议
1.重视基础课程,坚持“教书育人”理念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教师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而是要一视同仁,将他们看作暂时的落后,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用热情饱满的态度面对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数学课。坚持教书育人、以身作则,在自己的日常活动中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让学生看到即使是中职学校的老师也有着较高的素质,从而使他们自己有一个积极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重视基础课程的教授,不能因为是中职院校学习就对他们降低要求,得过且过,而要以更严格的要求去对待他们,让他们看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与此同时,学校也要重视基础课程的设置,尽量安排与普通高中一样的语数外基础课程,让学生的基础能力不要有太大差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向学生进行一些心理教育的疏导,让学生接纳自我,正视自我,同时看到老师的努力和态度,从而使学生有一个学习的动力。
2.创新数学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授课、讲例题、练习题的形式来进行,这种方式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效果不是很理想,对于他们,应采取一些创新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生活化的案例,通过案例向学生传达,每一个人的步伐都是不同的,现在暂时的失败不代表将来不成功,只要心怀信念,付诸行动,一定会取得良好成绩,而如果现在就放弃自己,那么未来的日子将每况愈下,因此,即使现在是中职院校的学生,只要摆正心态从现在开始努力,也会有质的飞跃。并且在日常教学中,增加一些趣味性游戏,来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吸引力,比如可以在课堂中安排一些数独游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采用现在比较流行的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形式会增加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探究式学习的良好习惯。
3.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培养积极心态
对于中职院校学生的问题,教师应该在接手班级前对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对症下药。对于那些因为成绩差而产生挫败感或者长期有自卑情绪的学生,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对他们经常进行鼓励,让他们慢慢接纳自己,摆正自己的心态。对于那些家庭情况比较复杂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多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对他们多加关心,开导他们,并且要多多留意他们的学校表现,有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或者过激行为,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慢慢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使成绩有一个提升。
4.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增强学生自信心
在中职院校中,学生的学习氛围差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大家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来到中职院校,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愿意学习或是来混日子的,因此很难有普通高中院校应有的学习氛围。对于这样的情况,学校和老师要多加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可以多举办一些跟学习有关的知识竞赛、趣味数学竞赛等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应维持好课堂纪律,以热情饱满的态度讲好每一节课,认真解决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同时,采取一些趣味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采用现在比较流行的小组合作学习,轮流当小老师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到课堂是与每一个人有关的,而不是“老师讲,学生无所事事”的状态,只有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才会有所提高,进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结束语
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有一个良好成绩,还应在心理、道德等方面有一个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目前中职院校学生数学教学方面反映的问题,恰恰透露出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欠缺。因此,对于中职院校学生的数学教学,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受业解惑,更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孙双.浅析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职业教育,2018(18):106.
[2]刘丹.中职数学教学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学课程资源,2016(07):56-57.
[3]孙艳波.在中职数学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2):161-162.
[4]赵东武.浅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下),2015(05):24.
[5]顾小妃.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02):97-98.
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与研究》(项目编号GXZZJG2016B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