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秀侠
山东省菏泽信息工程学校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中职计算机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在当前的实际教学当中,还存在缺乏就业理念导向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正视这一问题,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当中积极创建就业导向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转变以往的应试化教育方式,创造和应用新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应用
实践表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和体系化要求是比较高的,是一门技术性比较强的学科,且其的开展和创新对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是,一些中职学校在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没有强调就业的导向功能和作用,没有注重对学生职业操作技能的培养,没有为社会培养出足够多的专业性、高素质人才。本文主要在明确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问题的基础上,从就业导向的角度谈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教学目的和就业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调查可知,在我国中职计算机教学当中,还存有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首要问题是教学目标和就业目标之间的差异性问题。换种说法,就是我国当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够分明,且不够契合,与社会有一定的脱节。例如,在我国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在就业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者就必须加强对学生计算机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出一批批技术过硬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当作最终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和就业规划当中,很多中职院校的教师并没有以就业为指导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也没有将专业技能培养和社会岗位人才需求结合在一起,导致学生学的都是一些表明化的理论知识,很多学生毕业后都无法达到企业对人才的录用标准。
(二)教学模式和实际情况存有不符之处
如今,在我国当前的很多中职院校当中,都存有计算机教学模式固定化和单一化的问题,教师还是沿用以往的传统式知识讲授模式,以至于学生只学习了理论知识,纸上谈兵,却没有足够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此外,一些教师在采用灌输式知识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还不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不给予学生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时间和机会,长期下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对计算机课程知识学习也缺乏兴趣,学习效率低下。
(三)学校培养的人才综合素质不够高
如今,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当中,还存在学生综合素质不够高的问题,这是因为学生单纯掌握了理论知识,缺乏操作和实练,且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更新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存在滞后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中职院校缺乏与企业的合作,无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操作机会,缺乏对学生的技能培训,且一些学校对学生专业方向的指导不够明确,不利于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二、从就业导向的角度谈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应用和效率提升
(一)深刻理解就业导向概念,准确设定就业目标
教学实践表明,要想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效率,首先要以就业为导向,而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和深刻解读就业导向这一概念,并结合社会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帮助学生准确设定后期的就业目标。要想有效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和关注学生,凸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且要在教学课堂上巧妙融入就业理念和观念,加强对学生的指引,让学生明确中职计算机教学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微妙关系。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以“满足社会就业需求”为宗旨,进行计算机教学模式创新和方法调整,且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及时制定新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计算机教学方案。
最后,教师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对计算机课程内容的合理设置,围绕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形成学校、社会、市场、企业相统一的教育链条,强化市场动态的引导,在课堂上融入大量的成功就业案例,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
(二)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增强教师综合素质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作用是很主要的。对于中职青少年学生来说,他们对就业问题是一无所知的,这就需要教师给予他们专业的讲解和就业指导,因此对计算机教师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具体来说,中职计算机教师必须有足够多的知识积累,要以就业为指导,进行市场观察,采取足够灵活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帮助学生强化自身专业技能,为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总之教师是就业导向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领军人,学校只有打造出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才能凭借专业的知识体系、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创造出精彩的教学课堂,帮助学生与时俱进,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技能,提高学习成绩和后期就业成功率。
(三)全面灌输就业观念,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理论知识应用者和就业执行者。而学生要想更好地践行知识应用,学生就必须具备正确的就业观念,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锻炼自己,发展自己的就业实践能力。在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中,学生要主动联系教材要求、内容和目标,不断强化和巩固知识应用,不断利用课下时间学习相关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且要及时掌握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动态信息,敢于挑战自我,在不断的实践中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与此同时,教师要为学生灌输契合市场要求的就业观念,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构建“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实习机会
俗话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很对,尤其可以用在教学当中。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当中,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职业水平和操作技能,就必须不断构建“校企合作”的教育体系,通过合作,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当中检验自己学习到的知识的用处。尤其是对于计算机这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发挥学习到的知识的作用。因此,中职学校必须拓展合作范围,与足够多的企业形成合作伙伴关系,与企业签订长期的人才培养机制合同,定期为企业输送未毕业的学生。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能为社会创造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的成绩和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就业的导向作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操作和实习机会,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足够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促进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就业率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何娟.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中职计算机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46.
[2]费江萍.基于就业导向视角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4):234.
[3]邹彩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4):181-182.
[4]侯培杰,杨佩兰.以就业为导向提升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有效性[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28):129-130.
[5]白雪峰.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124-125.
[6]陈裕.探究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31):180-181.
[7]王达文.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