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议题”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议题式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1期   作者:彭谦
[导读] 推进议题式教学已经成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
        彭谦
        四川省广汉中学
        摘要:推进议题式教学已经成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问”与“议”:相得益彰的课堂教学策略;“问题”与“议题”: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形式”与“内容”:让“议”在政治课堂上落地生根;“过程”与“结果”:让教学的主体真正归位;“议”与“引”相结合: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问;议;问题;议题
一、“问”与“议”:相得益彰的课堂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基本理念”中指出:“要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学在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1]由此可以看出,推进议题式教学已经成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
        百度百科对 “问题”和“议题”是这样解读的:
        问题:①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②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③关键、重要之点;……[2]
        议题:①议定题目;②会议讨论的题目;③待议之题。[3]
        “问”对应的是“答”,师“问”,生“答”,师引导,生跟进,师主导,生顺应。在一“问”一“答”之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传授,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问题式”教学也是老师们用得最为普遍、最为擅长的教学方式。
        “议”者,讨论也。从形式上看,强调的不是师生间的对话,更多的是学生广泛参与的、民主开放的教学模式。“议”更加注重过程的参与、体验,在“议”中实现知识的自悟、价值观的内化,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激发对未知的探求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提倡“议题式”教学,并不是要否定“问题式”教学,也不是一“议”就灵,而是当“问”则“问”,当“议”则“议”。教师重“议”,善于引“议”,引导学生乐“议”,由“议”到“悟”,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这才是教学改革的要义所在。
        《课标》提出,“教学设计能否反映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思路,关键在于确定开展活动的议题。议题,既包括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要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又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围绕议题展开的活动设计,包括提示学生思考问题的情景、运用资料的方法、共同探究的策略,并提供表达和解释的机会。要了解学生对议题的认识状况和原有经验,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还要了解议题的实践价值,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4]
二、“问题”与“议题”: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
        (一)善“问”:引导学生钻研教材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问题式教学,侧重的是“问”。“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出自汉·王充《论衡.实知》)在新课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善于运用层层递进的设问方式,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深入钻研教材,落实教材,夯实学科基础知识。从这个角度看,教学的艺术,就是提问的艺术。教师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时候,提出恰当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的知识远比教师以陈述的方式告知学生结论,效果会好得多。思想政治教材主要采取的是叙述的方式来编排的,“教材问题化”“问题系列化”是政治教师活跃课堂,提高教学针对性的重要策略。
        必修2《政治生活》在讲我国的国家性质时,引用宪法第一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5]
        可以这样设问:
        (1)我国是什么样的国家?
        (2)我国的国体是什么?
        (3)我国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和阶级基础分别是什么?
        这一类设问,侧重“是什么”,是较为浅层次的“问”。

如果再深入一些,可以从“怎么样”“对照比较”的角度,这样问:
        (1)工人阶级是怎样领导国家政权的?(通过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来实现的)
        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工人阶级和中国共产党人是什么关系?(涉及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群众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就是人民民主吗?人民民主有哪些特点?
        (二)重“议”:实现学科价值的提升
        如果仅仅停留在“问”的层面,这种教学是缺乏“灵魂”的。政治学科教学必须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强化政治认同,培养科学精神,提升法治意识,践行公共参与。
        围绕“我国的国家性质”,教师可以做这样的教学设计: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有人说,这场疫情是“照妖镜”,不仅能够“照”出人的素质,也能“照”出一个国家制度。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
        1、师生协作:素材收集
        请你列举我国应对疫情的策略及其效果:
        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
        ②中国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③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肩负大国担当……
        ④截至2020年5月31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301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307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治愈率94.3%,病亡率5.6%。[6]
        新冠肺炎是世界各国共同的敌人。中国坚信,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走出人类历史上这段艰难时刻,迎来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美国政府对待新冠疫情的做法:
        ①2月25日,美国会参议院就新冠肺炎疫情问题举行听证会。国土安全部代理部长查德?沃尔夫面对“新冠肺炎的预期增长率”“病例死亡率”“美国缺多少口罩”等问题时,一问三不知……
        ②7月7日,据外媒报道:虽然目前美国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人数已经超过了400万,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也创下了纪录,但美国总统特朗普依然宣称疫情并不严重,并且认为,除了他自己以外,其他人都应该为疫情暴发负责。
        ……
        2、问题提炼:议题拟定
        结合以上收集的素材,提炼出如下议题,引导学生思考:
        ①从中美抗疫的不同举措,你感受到了哪些方面的自信?
        ②从我国的国家性质角度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③美国一些政客把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武汉病毒”。你如何驳斥?
        ……
        通过对这些“议题”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认识,切实感受到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第2页“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二)基本理念”
        [2]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7%AE%E9%A2%98/1067365
        [3]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E%AE%E9%A2%98
        [4]《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
        [5]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2018版)第5页
        [6] (来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
        [7]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 (2017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42页“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