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及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1期   作者:刘启元
[导读]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师生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紧密结合,才能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刘启元
        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两江校区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师生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紧密结合,才能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采取多种的教学手段,可以切实提高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这对小学学生以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才会得到加强,最后成为高素质人才,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现状 教学质量 相关措施
        前言:
        近年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1.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新课改以来,信息技术教学得到了学校的更多重视。因为当代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具有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但在老师的传统观念里,学生应该重视的科目只有语数外这些比较重要的科目,信息技术是一项不值得关注的科目,所以一些老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也显得心不在焉,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低。这不仅造成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的下降,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障碍。因为信息技术素养已经成为一个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同时,家长对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也少之又少。这两方面就造成了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所以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老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从而提高学生进行技术素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手质量的方法。
        2.1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小学阶段是一个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阶段,信息技术作为一项作为一个新兴的科目,只要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具体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老师可以在网上找到一段关于信息技术的视频,视频的内容应该是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但是一些在现实世界中很难发现的新鲜事物。这样小学生就会对这些新鲜的事物感到好奇,就会追问这是怎么回事?是怎么实现的?这样老师就可以顺着小学生的问题,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小学生这就是信息技术产生的结果。这样就可以通过展示信息技术的巨大魅力来吸引小学生,从而使小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2.2将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践,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老师可以将信息技术的一堂课适当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另一部分可以用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这样就可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还有就是老师可以设置一些课后作业,这种课后作业不同于传统科目的课后作业,这种课后作业更具有趣味性,更能够吸引小学生主动的去完成课后作业,小学生在主动的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就是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会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2.3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每个学生在进入校园之前,家庭教育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知识水平,表现出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的不同。所以,教学应该具有针对性。针对那些知识水平程度比较高的学生,老师应该给他们设置一些更加复杂的问题,更能够锻炼他们对知识的运用和理解。更有助于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说个与那些知识水平程度比较低的学生,老师要有耐心的对他们进行知识的讲解知识的,外面对他们一些比较幼稚的问题是应该仔细认真的对他们进行解答,不能够不耐烦,从而使他们失去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这样不仅会使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也会使学生的学习动力下降。
同时。老师要他们布置一些简单的作业和教授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学生能够从基础知识慢慢的学起,当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以后,再对学生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知识的讲授。就符合学习循循渐进的规律。当知识水平程度比较低的学生达到了知识水平程度高的学生的阶段时,在给学生布置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和操作。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可以使知识水平程度低的学生和知识水平程度高的学生同时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2.4举办适当的信息技术竞赛
        适当的信息技术竞赛,可以使学生在竞争中成长。竞赛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学生才会在学习知识时,集中精力,钻研比较难的知识,学生在钻研的过程中就会思考的更深,思考的角度更广,从而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多角度思考的能力。具体的方法有,在课堂上,老师先对学生讲哪天举行一次信息技术竞赛,然后告诉学生复习的内容,以及最后的奖品。这样可以让学生先做好心理准备,让学生意识到这次竞赛值得重视。然后在比赛期间,老师要将学生分开,一个桌子就坐一个人,这样就可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让那些爱抄别人的学生找不到抄的人。这样就体现了比赛的公正性。而且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的集中,会积极的思考,投入所有的精力和运用自己的所有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就锻炼了学生积极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可见,举办适当的信息技术竞赛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更可以提高教学重量。
        总结:
        目前小学信息技术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的现状包括: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在老师的传统观念里,学生应该重视的科目只有语数外这些比较重要的科目,信息技术是一项不值得关注的科目;家长对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也少之又少。针对这些情况,老师应该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乐于钻研,学习。;将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己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知识水平,只有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进行教学,才会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弥补不足,使学生不断进步;举办适当的信息技术竞赛。竞赛会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多角度思考的能力。综上所述,面对现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老师只有采取合适而高效的手段,才会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国军.小学低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设计[J].甘肃教育,2019(03):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