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庆玲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城关镇刘湾小学 432800
摘要:现代社会对于新时代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国教育工作者及时调整教学重心。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教师需要积极学习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方式,确保学生可以通过参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而获得个人道德水平以及法律意识的提升。而当前学生参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积极性并不是十分的强烈,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及时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更具灵活性的教学手段,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注入活力。现阶段趣味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表现出了较好的运用效果,教师需要结合班级学生综合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制定高质量的应用方案。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趣味教学法;运用方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健康的思想意识,并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法律常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当前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价值观念模糊,不具备良好的辨明是非的能力,而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思想,那么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趣味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可以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激发,课程的进行也会更加顺利。本文将详细分析趣味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希望对相关教师有所帮助。
一、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带领学生在富有趣味的情境中学习
为了帮助学生更加轻松的理解课程内容,同时给予学生更加丰富有趣的课堂学习体验,教师需要将现代化教学设备合理应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并借此构建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师需要结合当前阶段的课程内容来设计教学课件,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视频或是音频,以此来为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增添一份强大的感染力。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受到课堂教学情境的吸引,相比于以讲述为主的授课方式而言,趣味性课堂情境的构建,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新鲜感,学生会始终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内容抱有期待,且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学生会以更加轻松愉悦的心情参与课堂学习,进而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学习热情也会更加的高涨。
二、基于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思想,开设趣味性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教师仍然将课堂主导权紧握在自己的手中,那么很可能会限制到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开设主旨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还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而为了彰显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开设主旨,并迎合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思想,教师可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积极开设趣味性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能够在小组内对于具体问题畅所欲言,不会由于学习基础差等因素而出现不敢表达个人想法的情况。且教师应该更加灵活的运用课堂语言艺术,通过幽默的教学语言来卸下学生的课堂学习压力,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位置,进而更加灵活的参与课堂学习。以小学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说说我们的学校》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基于本节课程的主题来进行相应的小组讨论,学生在给定时间内可以自由谈论与校园有关的话题,例如最喜欢的校园一角是哪里,或是在学校里发生了哪些精彩的故事。通过这样的自由讨论,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热情会更加高涨,趣味性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开设价值也得到了彰显。
三、布置具有趣味性的课后实践作业,鼓励班级学生拓展个人学习渠道
由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时相对有限,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为班级学生布置课后实践作业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主探究所学知识。而为了确保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教师应该尽可能的设计具有趣味性的作业形式,这样学生在完成课后探究任务的同时,可以达到锻炼个人实践能力的良好效果,为学生接下来的个人发展与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当教师带领班级学生学习了《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一课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掘日常生活中能够表现传统美德的事件,并通过拍照或是文字等方式进行记录,在下一节课时在班级中进行分享。这样学生可以自然而然的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建立密切的关联,且学生的个人修养也会在这一过程之中获得提升。
四、结语
为了切实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有效性,点燃班级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教师需要关注到趣味性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并结合班级学生综合情况制定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方案,确保学生的个人素养和法律意识可以获得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牛淑娟.浅谈兴趣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9(24):138.
[2]杨玉兰.趣味课堂,以情激情——探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小学生(中旬刊),2019(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