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提升县级党校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1期   作者:姜军基
[导读] 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办学质量是党校安身立命之本
        姜军基
        中共民勤县委党校  
        摘要: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办学质量是党校安身立命之本。要把质量立校作为党校工作的重要遵循,作为全面提升党校工作水平的一项战略任务。” 教学质量的提高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能一蹴而就。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领导者制定详实周密的计划,有赖于服务管理人员精心周到的保障工作,更需要每一名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切实提高县级党校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县级党校 教学质量 评估
        教学质量是党校的生命线,是各级党校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宣传党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锤炼干部党性修养的根本所在。就县级党校而言,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自身的声誉和生存,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教学作保障,县级党校的边缘化就在所难免。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办学质量是党校安身立命之本。要把质量立校作为党校工作的重要遵循,作为全面提升党校工作水平的一项战略任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已经毋庸赘述。
        长期以来,由于县级党校处于党校系统的最底层,受制于场地建设、师资队伍以及办公科研经费的不足,开展工作往往是捉襟见肘。许多县级党校把“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作为校训,提高教学质量的口号也喊了很多年,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其中,既有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因素的制约,也有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滞后造成的不利影响,更有教学设施的不足带来的牵制,总之,造成县级党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这一视角出发,结合笔者所在单位的探索与实践,针对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对县级党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益借鉴。
        一、构建科学合理具体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开展教学质量评估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因为教学环节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接受培训的重要载体。区别于一般性大中专院校,党校本身所肩负的使命与任务,是普通高等院校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党校系统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不能生搬硬套现成模式。从党校的定位来看,各级党校就是要实现打造“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目标;从党校的受众来看,党校主要承担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培训,而县级党校的学员则更加宽泛。这些因素客观上为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增加了难度,故开展党校教学质量评估,从根本上讲,不必面面俱到,要抓住党校教学的实质,突出重点,构建科学合理内容完善的评估体系。因此,构建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内容就显得至关重要,也就是评什么,这是导向问题,也是评估体系的根本。
        (一)教学内容要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不动摇。
        “党校姓党”从根本上决定了党校的性质与地位,《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学首要任务。”这一规定指明了党校教师授课的基本范围。然而在县级党校,党课的重要性随着“围绕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要求逐渐降低,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以及党纪党规教育课程所占比重下降,这方面的精品课更是凤毛麟角。各级党校每年都要根据组织部门制定年度教学计划,与此同时,也会安排教师进行选题备课。首先,从选题环节就要确保选题内容紧扣“党校姓党”的原则不动摇,不能只选一些“高大上”,或者太过于敏感的题目,抑或是选题过于陈旧,从而忽略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党性教育等这些基本课程。另一方面,就是授课的具体内容要讲党性、守纪律,不能随意发挥,更不能妄议中央大政方针。

教学内容是评估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只有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做支撑,才会有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过程要灵活多样,坚持形式与实质并重的原则不动摇。
        教学过程是党校教学的核心,一堂党课能否出彩,就取决于教学过程的优劣。通常来讲,教学过程主要包括选题备课、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互动与教学态度等内容。县级党校的培训班,往往课时较短,留给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多,授课教师按部就班,反而会适得其反,学员评价也不会很高。一堂好的党课离不开精心备课作铺垫,除此之外,课堂发挥也很关键。在课程设计环节,要尽可能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组织安排的培训任务与学员的个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方法上不可墨守陈规,要积极创新,寻求教学技巧的突破。党校学员学历层次不齐,但知识来源渠道丰富,如若一味地采取“填鸭式”教学,听课兴趣就会断然降低。创新教学方法,对于县级党校来讲,尽管存在诸多不便,但切不可因噎废食。
        (三)教学效果要注重正面倡导,充分发挥党校课堂的正能量。
        党校作为干部培训的主渠道与主阵地,其地位就体现在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上,而受训者者对于党校教师或者课程内容的评价,则是教学效果最好的体现。“学术无止境、讲坛有纪律”这是对党校教师最基本的要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首先要讲政治、守纪律,否则,党校课堂就容易犯自由主义错误。教学效果是学员接受培训以后,思想或者行为发生变化的动机,受训者通过学习培训,能不能发现并且改掉自身存在的不足,带头作社会的表率,是培训的主旨和意义所在。因此,党校课堂教学效果意义非一般中小学可以比拟,党校教学必须坚持正面倡导,弘扬社会的新风正气,教师要用正能量去影响和教育受训学员,切实把党校打造成为传播新风尚、凝聚正能量的舞台。
        二、制定衔接紧密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措施
        教学内容是评估教学质量的前提,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内容作支撑,内容往往解决了理论层面的问题,即评什么,但到操作层面,就得解决如何去评估的问题,也就是怎么评。各级党校特别是层级越高的党校,通常都制定了细化的指标,以及成立的专门委员会,利用纸质或网络的平台,对教师授课水平与效果进行考评,并且及时反馈,这对提升教师能力作用比较明显。在县级党校,系统的行之有效的评估措施亟需制定,否则只会成为空谈。
        党校培训内容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常讲常新,知识的更新必然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理论储备做铺垫,以往一份讲稿可能会沿用好几年,如果不及时更新,学员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教学质量也不会太高。党校课堂不同于一般学校课堂,其时效性和针对性比较强,受训学员知识来源渠道广、更新快,此外,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以及不同岗位的受训学员,课前必须做到精心准备,否则,就无法满足受训学员需求。党校教师除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外,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构建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课前准备环节就显得十分关键,首先是评估讲稿,要建立新课讲稿主管领导审核制度,从源头把关,确保讲稿内容无原则性重大错误,编写高质量的讲稿是高质量课堂教学的保证。其次,要建立并且完善新课试讲制度,上好一堂新课对于每名教师而言,都具有一定难度,在课前评估环节做好新课试讲,则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新课试讲活动要注重实质,参与听讲的教师要本着对别人负责的态度,不能害怕得罪人,而避重就轻,挑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以敷衍应对试讲活动。课前评估是正式登台之前的重要一环,作为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必要环节,必须形成惯例,常抓不懈、抓好抓实。
        参考文献:
[1]秦勇.如何提升党校主业主课实效[J].党政论坛.2017(03).
[2]谢安平.浅谈基层党校“精品课”的建设[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5(04).
[3]熊春霞.关于提高基层党校教学质量的思考[J].山西青年.2020(06).
[4]王妹春.建立和完善基层党校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区域治理.2019(34).
作者简介:姜军基(1985-),甘肃民勤人,讲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的建设理论教学与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