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书法创作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1期   作者:郭仕泓
[导读] 引导学生有效的开展书法创作,掌握正确有效的书法创作方法
        郭仕泓
        成都天府新区华阳小学  610213
        【摘要】
        目的:引导学生有效的开展书法创作,掌握正确有效的书法创作方法。
        方法:从实际书法入展情况分析当前书法作品的创作情况,提出可行的创作方法,并培养学生的书法创作的专业技能。
        结论:书法作品的创作和参展是学生提高书法的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让学生积极的参与书法创作,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书法审美能力和书写水平。
        【关键词】取法  文字  形式  
正文:
        一、强调书法作品的取法方向。
        1、“取法乎上”是书法作品创作的根本源泉。
        古代的书法名家们留下了众多的碑帖,为我们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范本,临摹也是学习书法的一条必经之路,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成长,一副优秀的书法作品应该是可以追本溯源的。我们平时在指导学生练习书法时,有的学生练习颜真卿的,有的学生练习王羲之的,或者赵孟頫的,我们临摹古人的作品,经过长期的练习,希望有一天自己的也能够创作出跟他们一样优秀的书法作品,这是非常可喜的一件事情,但是当下有不少江湖体、老干部体书法盛行,更有培训班打出不用临摹、七天练好字的忽悠广告,违背了书法教学的传统规律,所以书法教师在书法教学中,特别是在书法作品创作的指导中,一定要根植传统书法,要教会学生从经典的书法碑帖中去取法,去继承,然后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作品中去,一副优秀的书法作品给人的印象,可以是精致细腻的、可以是气象宏大的、可以是严禁肃穆的,但细细品来,你总能感受到作者是学习了哪门那派,作品的出处哪里,是取法二王吗?还是获益于宋四家?从书法作品中是可以读出这些气息的,只有具备了这些气息的作品才是优秀的、值得人们品味和称道的。
        2、“取法乎中”是书法作品创新的有效途径。
        近年以来书法展览和比赛增加了很多,很多优秀的经典名家碑帖也被广大的书法爱好者关注、临摹,学习经典固然没有错,也是非常正确的路子,但是在书法展览和赛事中出现了某种书体扎堆的现象,这就有些麻烦了,比如近年来学习褚遂良楷书和米芾行书的书法爱好者非常多,如果大家在展览中都去投稿类似的书法作品,必然导致堵车现象,很多书法爱好者已经具有了良好的基础,曾经在颜真卿、王羲之、赵孟頫等名家的碑帖上面下过不少功夫,因此我觉得可以在书法作品的取法方面变一变,既然取法经典的名家碑帖参展容易堵车,我们不妨调整方向,在历史上找一些不太著名的书家字帖来学习研究,挖掘出里面的营养成分,将这种书风用于自己的书法作品创作中,比如唐代的欧阳通、元代的倪瓒、康里子山、南宋的张即之等等,这些书法家的知名度虽然不及二王、颜柳等等,但是他们的作品也是非常优秀,而具有鲜明的特色,这样的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别具新意,而且在参展的众多选手中属于冷门,也比较容易获得评委们的认可,因此在书法教学的作品创作中可以尝试挖掘这些新的路子,打造出非常具有特色的书法作品。
        二、优选创作题材,过好书法作品的文字关。


        中国书法史上一副经典的书法作品,很多也是一篇精美的文章,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帖》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书法创作时要选好文字题材,但是如果我们选择自作诗文的话,难度也是非常大的,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是很难办到的,我个人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些历史上有名的经典篇目来进行书法创作,但是有一些耳熟目详的文章由于创作的书法作品已经很多,容易引起审读方面的疲劳,可以尝试一些稍微偏一点的书目,比如《黄庭坚书论》、《王阳明传习录》等等,这些书目的内容,近年来在国家级书法展览中出现的比较多,读起来也饶有韵味,另外,大家在选择书目的时候,尽量选择中华书局出版的繁体字版本,这样可以避免出现繁体字方面的错误,并且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书和电脑软件,查找、确认一些字的出处,如果一幅书写的非常漂亮的书法作品,因为文字的错误而落选是非常可惜的,比如常见的错误有,“云”字在作“子曰诗云”时是不能写繁体的“雲”的,还有“后”字作皇后的后时不能写作“後”等等,文字方面的功底需要长期的积累,所以在平时在加强书法技法练习同时,一定要注重文学修养的提高,而不能只做一个简单的书写工匠。
        三、精心策划书法作品的表现形式。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五届中青展上出现了一个奇特的“广西现象”,在没有广西籍评委的情况下,这次书法国展的一等奖里面出现了4位广西青年书法家,引起了书坛的轰动,后来人们才发现,原来这几位广西书法家的作品形式与众不同,有的蜡染着色,有的做旧复古,作品形式非常新颖,终于在众多的高手中脱颖而出,随后这些形式一直影响了书法展览很多年,所以我们在创作书法作品时,一定要注重形式表现,在考虑宣纸的色彩搭配方面也要有所考究。
        书法作品形式非常多样,一般有竖式(中堂、条幅、对联)、横式(横幅、册页、手卷)、方形(斗方、镜片)及扇面(折扇、团扇)等几大类,在具体的创作中可以根据文本内容选择形式来表现。
        中堂:一般用四尺整宣纸竖式书写,因其悬挂于客厅的正中间而得名。作品幅面大而方正,其长宽比一般为2:1或3:2,也有用三尺整宣书写的,则称为小中堂。
        条幅:一般为整宣纸竖向对开,竖式书写,形状为长条形因而得名条幅。其长宽比一般为3:1或4:1,这是书法展览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对联:又称楹联,表现形式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的长条形竖式作品。其大小、长宽比例均根据对联的字数而定,无一定限制。对联分为两幅,上联在右,下联在左,。常见的有七言多对联,九言对联等等。
        横式:大型方整的横幅,其长宽多为1:2与2:3之间。若长宽比超过1:5时,也称横披;若长度有几米甚至十几米、几十米的则称为长卷。
        斗方:外形接近正方形的书法作品,大小不定,多为小型作品,将四尺整宣横向对开(即2尺×2尺)后书写。
        扇面:有折扇、团扇两种,折扇扇面根据折扇的特征,其章法有所变化,纵行之间并不互相平行,而是向上呈放射开,每行数字可等,也可不等,可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只要我们从创作取法、文字、形式上去考虑、打造书法作品,一副优秀的书法作品的外在表现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了,但是书法作品更重要的是要长期坚持临帖、坚持练习,才能够达到运用自如、心手合一的境界,自然而然就可以创作出一副优秀的书法作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