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参与高校智库建设与服务的优势及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1期   作者:小 红
[导读] 当今世界是处在一个全球化的变革时代,各种思想、思潮、观点、价值观念相互冲撞、交流、融合、渗透、竞争
        小 红
        内蒙古财经大学图书馆,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70
        摘要:当今世界是处在一个全球化的变革时代,各种思想、思潮、观点、价值观念相互冲撞、交流、融合、渗透、竞争,这就必然对人类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挑战,智库建设就是在竞争环境下的必然要求,是应时代要求而出现的产物。近年来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方面甚至是各个行业都非常重视智库建设,而作为高校的智库建设更是提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对高校图书馆参与高校智库建设与服务的优势及路径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服务研究
引言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中心,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还具备高素质的服务团队,是最适合进行智库建设的场所。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此外,还要与其他智库进行沟通交流,促使图书馆服务水平和综合能力得到提升,确保跨区域文献通借通还能够顺利实施,同时为实现数字资源共享和创业项目创新奠定了基础。
一、高校图书馆在智库服务中的角色定位
        (一)智库信息成果的存储者和传播者
        智库成果本身就是很好的研究素材,保存、传播智库成果,对特定研究起到重要参考作用。美国大学图书馆普遍通过构建机构知识库来实现对智库成果的保存和利用,我国高校图书馆也应成为智库成果存储和传播的重要基地,除了协助智库建立机构知识库,还应建立用户服务档案,长期跟踪、积累形成数据库,通过总结智库的共性特征并追踪智库发展动态,为智库决策提供全面准确、客观有力的参考服务。高校图书馆还要充分利用自身信息门户的传播作用,打造宣传智库的公共服务平台,如出版内刊及简报、利用新媒体及门户网站、重要论坛研讨会等途径和渠道,广泛地发布智库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扩大高校智库影响力,并形成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品牌。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联盟中的合作者
        为了推动高校智库高质量发展,需要开展跨界研究、跨领域探索,而跨系统区域图书馆联盟具有多系统、多学科交融的优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30余个省市建立了区域性跨系统图书馆联盟[5],高校馆是联盟的主要成员,经过多年的发展,实现了跨系统资源的联合共建与共享,基本都完成了“一站式”的资源统一检索和服务平台,如浙江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拥有科技文献资源和专题信息,融合区域行业、产业、文化特色的信息数据,涵盖政策、研究报告、媒体数据、行业会议等,能够为智库提供相关信息支持,既节省了信息资源建设成本,又使智库的成果能够借助联盟的平台得以宣传。因此,当前高校图书馆依托区域跨系统图书馆联盟的资源平台,建立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联盟,能够协同推动高校智库建设发展,提高联盟内各成员的实力,也为区域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围绕高校智库的建设拓展多元、深层次的服务项目,建立服务高校智库的优势集群,努力为高校智库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保障。如上海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成立高校馆系统的行业情报服务联盟,与一些具有特色需求的智库机构合作,能够辅助行业进行科学决策,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自身现有的功能[6]。
二、高校图书馆参与智库建设与服务的优势
        (一)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智库建设的关键。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集结地,具有丰富多彩的文献资源和藏书资源。高校图书馆具有的丰富信息资源让高校图书馆成为最适合进行智库建设和服务的场所,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在智库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具有较高水平的信息存储能力和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
        成果保存和利用在智库建设与服务中占据重要地位,高校图书馆具有较高水平的信息存储能力,而且信息共享平台比较完善,完全能够满足成果保存和利用需求,让智库建设与服务可以顺利进行,并吸引更多用户关注智库服务。
三、新型智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挑战
        (一)服务理念落后
        由于新型智库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很多高校图书馆对于新型智库的了解还不够全面,没有将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主要方向,智库理念较为薄弱。多数高校图书馆仍然按照传统思维进行学科服务建设,没有充分认识到新型智库建设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联系,进而导致在服务新型智库方面内容过于简单。
        (二)服务能力低下
        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在人才引进方面没有注重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导致很多图书馆人员专业相似,学历结构相近。数据分析方面的专业人员较为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学科服务的能力有限。
四、高校图书馆参与高校智库建设与服务的路径
        (一)加强宣传推广,让智库的影响力更加广泛
        为了给智库建设营造氛围,高校图书馆可以定期组织学术探讨交流活动和成果展览,通过邀请具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知名教授来学校进行专业知识讲座来提高工作人员的认知水平。结合自身资源优势进行考虑,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利用传统媒体来宣传推广最新科研成果,通过和其他单位进行交流合作,让智库的影响力更加广泛,让民众可以获得更优质的信息服务。此外,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宣传推广本校学者近期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让智库的品牌效应得到提升,以便更好地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二)树立新型智库意识
        树立智库意识,培养创新服务人才。新型智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科研人员的参与,也需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高校图书馆作为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支持力量,应该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要对服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让他们了解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性。只有图书馆员工具有较强的智库认知,才愿意为智库研究人员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才会激发起工作热情,更好地参与新型智库建设。当今时代,新型智库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更多的人才作为保障。有了充足的人才队伍,就能提出更为合理的思路和方法,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调动,提升新型智库建设效果。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资源,在支持新型智库建设中,应与建设主体进行交流合作,更好地了解新型智库建设的资源需求。此外,也可以邀请智库研究人员到高校参观,了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内容。在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帮助图书馆工作人员树立智库意识,提升智库服务质量。
        (三)提升智库服务水平
        首先,提高咨询服务效率。咨询服务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为智库研究人员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帮助智库研究人员快速找到需要的资料,并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其次,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当前智库研究人员学科背景复杂,如果高校图书馆只为其提供统一的传统服务,很难满足智库研究人员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应该为智库研究人员配备专门的信息检索路径和专门的学科服务人员,满足研究人员信息检索需要。
结束语
        在智库建设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技术发展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变化,高校图书馆服务应朝着知识化、社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未来的高校图书馆不仅仅要为用户提供图书和信息服务,还要对自身特色和资源优势进行充分发挥,为人类学习和创造知识环境提供强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黄长伟,铁峰.我国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研究现状与展望[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07):66-70.
[2]吴娣妹.面向高校智库的知识服务模式研究[D],2018.
[3]张雪红,张莹.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2017(08):71-79.
[4]高咏先.国内高校智库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图书馆服务策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0):43-49.
[5]赵雪岩,彭焱.图书馆在高校智库建设中的作用及服务创新[J].图书情报导刊,2017,2(02):47-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