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艳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第三幼儿园 565100
《积木真好玩》是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之一,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进教学活动中,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他们在大胆尝试中发现更多有趣的元素。为了能让幼儿发现积木的更多种玩法,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观察和探索事物的空间,创造更多动手和动脑的机会,我围绕“积木”展开了游戏活动教学。
一、游戏活动目标
1.感知积木带来的乐趣,从实践中去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并养成习惯。
2.引导幼儿发现积木的多种玩法,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
3.有意识培养幼儿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意识,体验并享受游戏快乐的同时,养成合作、分享的好习惯。
4.要求幼儿将自己活泼可爱的一面展现给大家。
5.让幼儿在感受快乐的同时学到知识。
二、游戏活动难点与重点
难点:
1.自主探索新玩法。
2.合作中相互学习、欣赏、分享新玩法、新创意。
重点:
1.敢于尝试,大胆实践。
2.自主创新意识。
3.探索过程。
三、游戏活动用具
1. 均匀分布在4个塑料筐中的零散积木。
2. 多媒体设备。
四、游戏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活动正式开始前,我会将4筐积木放在幼儿看得到的地方,然后借助多媒体向大家展示一些成熟作品的图片,如小房子、小书桌、小板凳、地毯,以及各种图形,图片中所使用的积木与我为小朋友们准备的积木完全一样。展示过程中我不仅会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图片内容,还会可以营造出与其相关的环境,比如停车场、教室、卧室等,目的是要帮助幼儿建立起事物之间的联系,以便为后面的创新玩法提供基础。
(二)自主探索玩法
1. 尝试引导
幼儿在拿到积木后便会开始各种搭建,但基本上都是些不成型的作品,如果这时要求他们去探索新玩法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我特意增加了引导示范环节,以使游戏活动更有目的性。
(图1)
图1的小朋友受之前图片展示的影响,正尝试用积木摆出“地毯”的模样,这与大多数小朋友一味向上“垒积木”形成鲜明对比。之所以拿这位小朋友来做示范是因为,“铺地毯”的难度很小,容易操作。
2.自由探索
引导示范后,我便要求小朋友们开始自己的“创作”了,看看哪位小朋友的玩法最多!受图1小朋友的影响,图2中的小女孩正在搭建一个类似盒子的物体,而旁边的小男孩则手握四个轮子在思考些什么,也许他想搭建一个小汽车吧。看到这,我突然产生一个想法,如果将小盒子放在轮子上不就是一个简易的小汽车了吗?我将这个想法保留了下来。
(图2)
3.交流演示
这是个分享环节,要去每位小朋友讲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即便没有搭建完成也不要紧,只要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就行。
(三)合作交流探索玩法
在自主探索环节中,很多小朋友由于过分沉迷于“罗高”积木,所以并没有搭建出成型的作品,如图3和图4中的小朋友。图5中的小朋友倒是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虽然也是简单的“罗积木”,但高度却控制的很好,并且还在最上端做了修饰。但合作交流探索环节毕竟是以合作与交流为主,所以,在保留了一些
(图3)
(图4)
(图5)
具有创造性的自主搭建作品后,我便开始要求大家坐在一起,与身边人一起探索新的玩法(如图6)。
(图6)
这时候我想起图2中的两位小朋友了,于是走到他们面前,引导他们回忆前一个环节自己都搭建那些作品了,并建议他们将各自手里的作品合并成一个作品(小汽车),然后在对它进一步装饰。受到启发后,两位小朋友开始愉快地合作起来。受他俩的影响,其他小朋友也开始主动建立与他人的互动,探索新的玩法。
(图7)
我们看图7的小朋友,他“罗”的多高呀,其实这是几个小朋友一起努力的结果,看上去是不是有一种都市生活的感觉。虽然是游戏活动,但我依然要求小朋友们的作品尽可能贴近生活,把自己眼中的生活画面用搭积木的方式展现出来。幼儿在摸一摸、摆一摆、推一推、搭一搭的过程中,逐渐对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且也收获了成功的体验与乐趣。
总结:
活动中,孩子们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积木拼出了各种形状的物体,有的小朋友还在研究如何能让所拼出的物体更加稳固,整个过程小朋友们都非常的积极。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足的地方,孩子们的思维模式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过于单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创作”,接下来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去拼一些简单,且形状各异的图形,如三角形、多边形等,这对进一步“创作”是一种很好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