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潜移默化——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1期   作者:席睿丽
[导读]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的发展,“学科与思政教育共同整合发展”的方针已经逐渐得到了落实
        席睿丽
        太原市迎泽区双东小学  030000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的发展,“学科与思政教育共同整合发展”的方针已经逐渐得到了落实。现在,很多小学的思政教育已经作为学校培养学生全面性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小学思政教育是一个学生在建立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阶段,好的思政教育更加能够帮助学生能够正确的树立三观,从而将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创造更多的人生价值。小学语文老师不但需要在工作当中教导语文学科相关知识与内容,更要在教学当中彰显师德师能,以身作则严于利己,做出更好的表率,才能使得学生掌握德育知识,不断的提高德育品质。本文提倡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方式进行学生教育的培养,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思政教育的知识内容,从而建立自我的德育标准。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政教育;以身作则;师德师能;
        思政教育作为现如今作为小学文化知识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学生的学习生涯当中有着举重轻重的作用。学校在教育改革的指引下已经不单纯的是培养学生作为知识型人才,而是更多要将学生培养成素质教育下的综合型人才。所谓综合性人才就是要在道德水平的高度上不断吸取养分,全面的服务于社会大众。小学语文老师除了要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知识内容的讲解之外,更应当注意在解读语文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将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传授给学生,并且在与学生共处的每一个细节当中,都应充分展现积极生活的态度以及道德高尚的情操与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学生不断的耳濡目染,从细节当中找到大智慧。本文通过围绕对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策略展开分析与探讨,希望通过总结,分享经验,收获心得。
1.从识字当中领会思政教育
        任何学科的系统思维都是从基础开始不断延伸发展,最后建立一套完整的思维体系。小学语文学科基础就是从识字开始,有了字的理解才慢慢的开始组词,最后不断发展成为语句、诗篇。在这其中,识字的教学有很多的方面都与思政教育息息相关。一方面,字本身就是一种象形图文,而每一个象形图文都代表着一种思想的传承。例如,在小学一年级课本识字章节当中,学习“天地人”时,老师的教学不光可以进行笔画、笔顺的教导,也可以从象形图文的角度进行教学。何为“人”,即人站立的姿势所表现出来的模样就是今天“人”字的缩影,所以,每一个学生都要站有站姿,只有这样才能配得上“人”这个字。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自然的就会在潜移默化的当中感受到“人”字的意境,感受到人生而劳作,所以为“人”的道理,从而建立辛勤劳作的思想品质;另一方面,识字的过程本身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事物的表达往往通过文字就可以蕴含多种含义。例如,“天”字即代表天空,也代表上方“天窗”,也可以代表季节“春天”,无论是那种都可以说明,一个汉字可以不同的诠释,在不同的意境下会拥有不同的含义。这和学生在社会的角色是一样的。进入学校,学生就是学生,回到家庭,学生则是孩子,到了社会,学生只是社会当中的一个成员,所以在不同的环境下,角色是需要转变的。学生通过识字可以更好的理解角色转换的思想,所以,识字可以在潜移默化当中帮助学生建立更好的思想品质以及核心素养。
2.从阅读当中领会思政教育
        在小学语文当中,阅读课文一直是语文课的重点内容。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为丰富的语文知识,并且可以不断的提高写作技能,也可以说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一方面,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世界之大,万事万物有很多知识的空白,小学生往往只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当中,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拥有更多值得去发现的美好。

所以,通过阅读,让学生们穿越时空,既可以回到过去,也可以穿越到未来世界,通过好的作品不断的激发学生想象力,让小学生充满动力,从而去探索更加深远的未知世界;另一方面,阅读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何为“文化思想”。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需要小学生不断的从各个学科当中吸取知识,才能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发展有更多的认识。在这其中,阅读会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文化思想。例如,在小学语文《故宫博物院》的阅读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故宫承载的不仅是皇家的住所功能,承载的更多的是中华文明的缩影。只有通过阅读我们才会了解到更多有关故宫以及故宫背后的故事,也只有通过阅读我们才会了解到更多的“文化思想”。
3.从古诗当中领会思政教育
        小学语文学科当中重点的知识内容有很多,尤其是古诗词的阅读理解。古诗词是我国古人的一种浓缩语句、精练表达的一种语言。但因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直到现在也会被人们作为经典而不断传承。小学语文老师虽然在古诗词的教学方面受到了更多挑战,但在古诗词与思政教育结合方面可谓受益匪浅。首先,绝大部分的古诗词都有好的思想品质。这些古诗词大都是古代文人用以歌颂、赞美祖国或他人的语言。而歌颂、赞美本身就是好的思想品质,教师无需多言就可以让学生们领会其中的思想含义。其次,古诗词的教学,需要在阅读、理解、分析、总结这四个步骤当中进行,而这个过程恰恰也是一个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即阅读真实案例,理解案例当中的行为,分析行为的得失或对错,最后总结今后需要向他们学习的地方。诗歌的教学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谋而合的同步在了一起,在教师的指引下,生动的进行了完美的契合;最后,古诗词的教学就是一种思想的传承。例如,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当中的《山居秋暝》。这首由王维创造的作品生动的描述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这样的诗词传承的是热爱生活的思想,也传承了热爱社会的思想,而这些思想恰恰也是思政教育所要传播的重要思想。
4.从写作当中领会思政教育
        小学语文的重点知识除了识字、阅读与古诗词之外,写作也是重中之重。从一个人的写作当中就可以反映出人的思维变化。教师可以通过写作练习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向,从而更好的帮助他们从语文当中获得良好的思政教育。
        写作代表了作者对于题目意境的表达,更代表了作者对于题目当中所涉猎问题的看法。例如,小学语文写作《让生活更美好》,从一些学生的写作作品当中了解到他们通过社区垃圾分类的活动当中,可以体会到,只有人人付出一点,那么我们的环境就会变得更加优美,我们的祖国乃至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好。从学生的写作内容就可以看出,学生的主观思想是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的,所以,写作是检验学生思想动态的重要途径。
结束语:
        小学语文作为学习一切学科的基础,需要老师潜心研究每一个知识点的表达,从知识点的表达当中不断融入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更加良好的核心素质。虽然,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还需要不断的磨合与探索,但只要小学语文课堂仅仅围绕识字、阅读、古诗词、写作等内容与思政教学的知识内容不断的结合,相信,在不就得将来,小学语文课堂一定能够秉承“文以载道 潜移默化”的使命,不断的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为社会输送人才,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杜露英. 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J]. 新校园:阅读版, 2018, 000(004):157-158. 
[2] 曾梨花. 文以载道,潜移默化——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探讨[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36):122. 
[3] 张小芳. 文以载道——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5(43):174-174. 
[4] 张娇.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J]. 文渊(高中版), 2018, 000(011):2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