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21期   作者: 方伟
[导读] 随着新型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和积极应用,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广大学者的重点关注,各个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都会进行多方面的考虑。
       方伟
        湖北省武穴市余川镇松山咀中学436400
        摘要:随着新型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和积极应用,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广大学者的重点关注,各个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都会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其中,初中是学生建立各项思维能力的主要时期,也是学生锻炼各种综合能力的关键阶段,其中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初中语文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一定要深切感受到自身所背负重要责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革新原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具有不同方面的深刻体验,将学生带领到新诗的世界中,让学生能够品味崭新的诗词韵律,学生的文学作品品鉴能力可以在此基础上获得显著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能够进一步升华。
        关键词:部编版教材;初中课堂;新诗教学;语文课堂
        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是具有极强综合性的,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其中的基础知识进行精准记忆,还需要对每篇文章的深刻内涵给予多方面的理解。只有这样,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才会更加精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能够从根本上得到完善。新诗作为现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学生重点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需要积极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余时间详尽研究新诗当中的文化内涵,并将其与古诗文进行详细比对,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两类诗词的时候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学生可以对文学作品具有更加深厚的探究兴趣。为此,教师也需要积极利用课余时间与本班学生开展多层次的交流,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具体的学习方向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
        一、打破格律限制,丰富诗歌词汇
        古诗和新式之间很大的一项差异之处便是,新诗的创作往往不受到严谨格律规定的限制,能够给予诗人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无论是情感上的表述还是思想上的展现都会变得更加的多元化。古诗的书写不仅要受到音律的限制,还会被词性对仗的要求所影响。古诗虽短小精悍,辞藻华美,但也会因上述问题受到发展上的限制,且逐渐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语言表述习惯。新诗的诞生是文学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在讲述语文知识的时候也需要重点解析每一首现代诗当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还需要对其中的文字驾驭特点加以精细化分析,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领略到现代汉语的精妙之处,学生也会有更多的兴趣研究更多文学作品。比如,教师在讲述《我爱这土地》这篇新诗的时候,便可以对其中遣词造句的新型特点加以分析,并将其与《出塞·其一》进行对比。这样,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领略到语言运用风格间的差异性。古诗在兴文措辞的时候习惯性地将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进行押韵处理,每句诗当中出现的词汇需要对仗工整。但在新诗当中,其结构更加自由丰富,不受到格式的拘束,运用词汇的时候也能够根据诗人意愿使用,诗歌创作的灵活度大幅度提升。
        二、描绘现代事物,清晰阐释内涵
        由于新时代的到来和发展,现代诗在发展的过程中,其歌颂的内容也随之发生转变。

以往的古诗多数会描写家国情怀、战争场面、相思之情等,在现代新诗当中还会对的现代社会现象和事件加以描绘,并将其中融合其他的思想感情,诗歌整体的表达内涵更加隽永,情感更加浓烈,诗人的情感能够更加轻易地被读者领悟,诗歌思想的内核可以更加清晰地映射在读者脑海中,可以更加简单地引起读者心中的共鸣。比如,教师在讲授《乡愁》这首诗的时候就可以积极阐释新诗特性。这首现代诗主要表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在进行情感表达的时候也运用了多种现代化的意象,如“船票”、“邮票”等,这些事物在百姓的实际中是极为常见的,以此为切入点能够瞬间唤醒读者心中的乡思之苦,读者在朗读诗歌的时候,心中的苦闷情绪可以得到释放。而古诗在表现思乡之情的时候多数情况下会使用“明月”或者“鸿雁”等形象,这种形象已经难以深刻引起读者共鸣。所以,新诗阐释情感和内涵的方式更加容易被现代社会所接受,学生也会拥有更多创作诗歌的机会和意识。
        三、开辟精神内涵,充盈情感体验
        古诗存在的价值不仅是表述诗人崇高的思想境界,同时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情感的表达,让读者能够获得感情上宣泄,读者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这对于读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特殊情感交流。但是,古诗能够带来的情感体验往往不够浓烈,其一是由于行文方式与现代汉语表述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其二是古诗所阐释的内容已经不完全受用于现代社会人类。所以,新诗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鞥更加炽热的情感,对于学生的情感影响也更加丰富。比如,教师在讲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歌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诗人想要激励人们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美好愿景,还需要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歌当中,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反思,学生能够释怀生活当中的不如意,学生的心智能够因此受到震撼,从而变得更加成熟,能够坦然冷静地面对诸多困境,学生可以在这样的诗篇学习中得到心灵上的洗礼。学生品鉴文学作品的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研究,这样才能够从多个角度为学生传射出一个多元化的新诗学习环境,学生对于诗歌探究问题将赋予更多的耐心和精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一定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及时进行教学方式的革新,让学生能够在更加精彩纷呈的语文诗歌教学环境中寻找到研究文学作品的乐趣所在,让人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在文学的海洋中自由徜徉,学生可以对语文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也一定要给予更多的思考,让班级内部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学生的精神世界也会因诗歌知识的学习和熏陶而变得更加充盈多彩。
        参考文献:
        [1]邹梦晗. 部编版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2]徐婷. 新诗“现代性”探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3]陈丽娜.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